年轻人不想谈恋爱正常吗?《被讨厌的勇气》放下不属于自己的课题

8月14日,是浪漫的七夕节,情人们约会的好节日。可是,在河南信阳,因为一女孩单身问题却差点引发悲剧。

因为母亲唠叨,说女孩年纪这么大了,还没结婚,女孩与母亲之间发生口角。冲动之下,女孩爬上13楼空调外机搁板上,欲寻短见。最后,幸好消防员及时赶到,成功救下这名女孩。 

冲动是魔鬼,生命只有一条。切莫因为冲动酿成家里的悲剧。

事实上,女孩出社会工作后,会遭遇催婚的不是只有这个女孩。

有位特别有才的网友评论,当代婚姻三大杀手:已婚的不安心,未婚的不甘心,旁观的太热心。

你没结婚时他们着急催婚,你结婚后他们催生,你生完后他们催二胎……

为什么作为旁观者的父母、亲戚会这么热心地催?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基本原理: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想要人际关系发生改变,就需要分清自己与别人的课题。

01:人的一生有什么样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个基本概念:“人的烦恼皆源于人机关系”。一个人的成长过成中,会遇到各色的人,各种各样的朋友关系,经历学习、工作、恋爱、结婚。结婚后,还会产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这些产生的人际关系统称为“人生课题”,阿德勒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正如书中描述的那样:“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1、关于工作课题

不管是什么工作,总是需要有人一起参与完成。比如我曾经做过网站编辑,网站编辑的基本的工作就是更新内容,而一个网站需要流量、关键词需要排名、网站良好的用户体验,就需要优化人员和网页设计师的参与。这个工作的最终目的才能够成立。

2、关于交友课题

“交友课题”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

3、关于爱的课题

“爱”是最难的课题。不妨用书中的原话来形容什么是“爱”。

“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02:怎么分辨自己和他人的课题

书中说:“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这个被催婚的女孩选择“不结婚”、“不找对象”或者“事业优先”,那么由这个选择、判断可能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一直单身、“老大难”,最后可能面临上医院没人陪,等等的问题,最后需要承担这些结果的不是父母,而是这个女孩。

所以要不要结婚这件事,是女孩的课题。

《百年孤独》中有这么一句话:“父母健在的话,你与死亡之间有一层垫子,当父母离开以后,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上面了。”

所以,父母总想着“为你好”,怕他们老了,你还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没人照顾。可是,催婚背后,有可能是年轻人承受不起的代价。

婚姻中,最可怕的一种状态是:应该是关系亲密的两个人,却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着。

结婚不一定快乐,单身不一定不幸福。无论是不是单身,重要的是要过成自己幸福的状态。

03:丢开别人的课题,不要自寻苦恼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父母眼中依然是个孩子。他们会觉得,自己都这么大了,为什么自己的人生,还要被要求?他们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规划,对爱情、对婚姻都是有要求的。为什么不能多给一些信任呢?

父母们越是关心,越容易把孩子的课题,当成自己的课题,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自我。

最后,争执越来越大。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相处都变得痛苦。把改变别人当成达成目的的方式,是件极其错误的想法。要明确,你首先是你自己。

如果你正在为这样的事情苦恼,那么建议你从分清课题开始。

首先,先弄清楚“是不是自己的课题”;

然后,丢开别人的课题,为自己的人生减负;

放下别人的课题,也是对他的信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