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我读完全书的疑问是:莉迪亚坠入湖之前究竟发生了些什么?那个时刻她一定是很绝望的吧?答案恰恰相反,生命的最后,她是乐观积极的,只可惜意外来得太快,人生也不能重来。
很庆幸我能在没有孩子之前能够读到这本书,希望我不会像玛丽琳那样的母亲-把自己的梦想植入在后代的生命中。每个人的身上都一定有原生家庭的影子,玛丽琳厌恶成为她母亲期待的样子,却又不小心活成了她母亲期待的样子,嫁给一个哈佛学生,成为一名会做美食的家庭主妇。她也不是没有过反抗,虽然最终没有成功,我倒也不是赞成中年人为了自己的梦想抛家弃子,难道不能在生活与梦想中找到平衡吗?不过现实生活中能碰到完全支持伴侣的人也确实很少了。
詹姆斯和助教发生的事情,虽然令我不解,但是欣慰的是最终他回归了家庭,他仍然是爱着他的老婆的,他并不是因为家庭责任选择的回归。但这样的风流韵事是一定会存在婚姻中的吗?他们以后的生活真的能够不受这件事的影响吗?或许人无完人,我们只需过好当下,期盼未来即可,放掉过去中的不愉快,是放过了别人,更是解脱了自己。
莉迪亚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她承载着父母的期盼。作为父母,需要有让子女自由成长的空间,不干涉太多,这真是一件需要巨大勇气的事情,我给予了你生命,但是我欣喜你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不要求你优秀,对于中国父母来说也太难了。但是这些要求,对比一条鲜活的生命来说,又多么微不足道。重视自己的人生,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最重要。而爱得纯粹,比付出全部,更重要。
小孩敏感的世界,需要大人的精心呵护。青春期的孩子们情绪都被放大了,更加需要耐心指引。耐心从何处来?我想多读书,多写作一定是个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