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对毕勇老师的采访是通过微信语音进行的。那天是周末,毕勇老师还感冒了,但他对我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地进行了回答,有条不紊、脉络清晰,充满工程师的严密和有条理。
从他略带感冒鼻音的言语中,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诚质朴,平静克制,同样具有鲜明的工程师气质。但那毫不煽情、平实无华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心情舒畅。
工程师出身的毕勇老师说他给自己的生活画了一个“平衡轮”。在这个平衡轮里共有四个维度:自我的身心、家庭、工作和回报社会。这四个维度缺一不可,融合在一起,像一个设计精密的齿轮一样严密咬合、有序运转,才是自己满意的人生。
前三者毋庸置疑,而回报社会这个维度,他目前做的就是职慧,由此可见职慧的志愿者工作在他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毕勇老师说,他当初加入职慧的动机很单纯,就是想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他还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类比,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能带来自我实现感、自我满足感,可以说是人的最高需求。
而他也确实慢慢发现,在职慧做志愿者,虽然占用了自己的时间,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和提升的东西更多,让自己找到了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价值,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他也把这种感受定义为自己作为职慧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毕勇老师在职慧主要讲授时间管理、解决问题、职业规划等课程,受到学生们极大的认可,很多学生在听课后还专门写信告诉职慧的工作人员,毕勇老师的课对他们帮助有多大。
但说到自己对大学生们的帮助,毕勇老师表现得依旧冲淡平和,充满工程师的冷静克制和波澜不惊。
在与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不少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有不少困惑。尤其面临毕业的时候,这种困惑会更加强烈,他们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去做什么,不知道如何规划和选择自己的人生。
但对此种现象,毕勇老师的心态却非常宽容和积极。他说自己学生时也有类似困惑,毕竟现在大学以学术教育为主,对职场软技能比如时间管理、演讲、沟通技巧等培养较少。而且他还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们都很聪明,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欠缺,学习起来会非常快。
或许毕勇老师就是这种“优秀”的学生,虽然他已经是一名成功的、优秀的职慧讲师,但毕勇老师永远谦逊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心态上。
他说,自己当初加入职慧时,由于并不是专业培训出身,在课程认证上有不少困难和把握不准的地方。所幸,职慧的土豆老师等对他帮助很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他进行指导,让他比较顺利地走进了学校的课堂。
毕勇老师也一直用职慧大家庭中那些优秀的讲师激励着自己,他们不求任何回报,不辞辛苦,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而毕勇老师也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多认证几门课,多上几次课,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和职慧所有的志愿者一起,把职慧做得更好,把职慧的影响力也做到最大。
毕勇老师的四维生活平衡轮紧紧咬合,有序、规律、高效地运转着,当齿轮的轮齿相互冲突龃龉,导致生活丧失了平衡时,毕勇老师的解决之道也极具工程师的技巧。
他说过一个例子,有一次职慧的课程与家庭休假产生了冲突,而他会最大程度地利用协同效应,趁机把家庭休假安排在授课的城市,既能完成志愿工作,又能得到家人的谅解,可谓两全其美之策。
拥挤嘈杂的城市地铁上,工作一天的毕勇老师去给大学生上课,两个小时后,他又乘载最后一班地铁回家。累,是发自身体的,但那种满足,是发自内心的。“累而心满”,是毕勇老师对自己职慧讲师工作的最大体会。
原文链接:搭最后一班地铁回家,为什么身体疲倦的他却说心里满足?
作者: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