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父母学堂分享的第21天,第3次周分享。
有人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今天刚好是我们分享的第21天,那你有没有因为这21的分享而发生改变呢?意识到才会去做,做了才会发生改变。
如果这21天你并没觉得有多大的改变,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很正常。无论我们还是孩子,长成现在的样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变,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其实除了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除了自己,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我们。如果自己都改变不了,我们为什么要执着于改变孩子呢?但要知道的是,改变不了,不是因为本性难移,而是因为时机未到。当种在他们心里的那颗向善的种子慢慢发芽,改变就一定会发生。当然这里的“善不只是”善良“,还包括一切美好的东西。
不要天天盯着孩子的弱点看,更不要试图以“贴标签”的形式来让孩子发生改变,“贴标签”更多是暗示和固化了孩子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也固化孩子了在他们自己心中的形象。人生路上会有无限可能,你永远不知道哪一种是最精彩的选择,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开放的态度去迎接它。
去年有一部特技效果超赞的国产动画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即便你没看过,我相信你一定也听说过。
哪吒生而为魔,还没投胎就被施了天劫咒,只有三年性命。刚一出生,就惹出了一堆祸事,乡里乡亲都视他为妖孽。太乙真人用乾坤圈震住了他,但仍觉得他魔性难改。只有李靖和殷夫人愿意给哪吒机会,并相信可以引他向善。
哪吒被天天关在府里,不能出门,门口有结界兽看守。但鬼灵精怪的哪吒怎么肯乖乖待在府里,屡屡逃脱。百姓们一见到哪吒又从家里跑出来,就如临大敌,怕他,嫌他,却又打不过他,四处逃窜。所有的人都认为哪吒是“恶魔”,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近他,了解他。只有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想与哪吒一起玩,哪吒心里不禁升起一丝暖意,却也转瞬即逝,因为小女孩的家人、像躲瘟疫一般把小女孩抱走了。在大家这样的态度中,哪吒的心里只有恨。
父亲李靖不希望哪吒知道自己是魔丸而自暴自弃,所以告诉他,他是“灵珠转世”。母亲殷夫人也告诉他,之所他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有降魔救世的天生神力。父母的解释,使哪吒信心倍增,他相信父母所言。于是跟随太乙真人刻苦修炼。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为百姓降妖除魔,一展身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无论外人说什么,做什么,在孩子们心里最在意的还是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态度。李靖夫妇善意的谎言,却温暖了哪吒孤独的心,让他感觉到自己价值,自己的使命,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当然,这样的谎言也是有风险的,当哪吒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他内心的崩溃也可想而知。
在父母的鼓励下,哪吒每天都想一展身手。终于有一天,哪吒在村子里遇到里想要偷吃小狗的海夜叉,他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救下了小狗。见海夜叉想逃,哪吒就追。在追逐的过程中,弄村子里房倒屋塌,一片狼藉。大家看到一路狂奔的哪吒,很自然的认为这都是他在搞鬼。后来海夜叉顺手抓住了一个小女孩,就是当初想和拿着一起玩的小女孩,哪吒更是不顾一切,狂追不止。而和小女孩一起玩耍的哥哥,看不到透明的海夜叉,只看到疯狂的哪吒。他甚至想都不想就断定,是哪吒抓走了妹妹,转身回村求援。哪吒追着海夜叉一直到了海边。在那里,他遇到了灵珠敖丙,两人合力救下了小女孩,还成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哪吒、敖丙、小女孩,三个人一起在海边玩,一切看起来其乐融融。就在这时,哥哥带着乡亲们举着各种锄头棍子来兴师问罪。敖丙知道自己是龙族,担心众人异样的眼光,提前离开。人们看到的只有哪吒和小女孩在一起,更笃定是哪吒抓了女孩。回到妈妈身边的小女孩很想告诉大家,是哪吒救了她,但根本无人理会。他们始终认为哪吒“只能害人,不可能救人”。哪吒不想纠缠,意欲离开,可众人却不依不饶。于是他一怒之下出手伤人,就更证实了众人心里的想法。你看,往往有时候,我们就是这样逼着孩子变成我们以为的样子。而实际上,可能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样子。所以有时候,不要只怪孩子没好好做事,也要反思我们有否给他们可以解释的机会。
影片后来,身为“魔丸”的哪吒拯救了差点被身为“灵珠”的敖丙活埋了陈塘关。敖丙也是太听话,扛不住来自龙族和师傅的压力。何为“灵珠”?何为“魔丸”?“魔丸”哪吒,也曾在知道自己身份真相的时候怨恨过,但最终他还是相信了父亲的话:“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因为李靖不愿给哪吒贴上“魔丸”、“妖孽”的标签,所以他相信哪吒虽为魔丸,但同样可以成为救世的英雄。哪吒也用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的信任,他为整个陈塘关撑起了一片天。
如果李靖和殷夫人一开始就认为哪吒是魔丸不可救赎,哪吒可能连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了,更没有后面“我命由我不由天”、舍身救人的哪吒。电影中说“人们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贴在孩子们身上的标签,就是那座大山。如果不是父母的鼎力支持,他们很难逾越。
这部电影我很喜欢,里面有很多情节令人感动。李靖和殷夫人对哪吒的爱,值得我们很多父母学习。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部电影,或者我们可以找机会专门聊聊这部电影。
这里还要说的是,标签,不只是负面的,正面的标签最好也不要。有时候正面的标签也像一座山,让孩子为了标榜自己的优秀而被压得喘不过气。其实,让孩子们轻松快乐的生活就好,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般,第一次睁开眼,第一次站起身,第一次喊爸爸妈妈……每一个第一次,都能带给我们不可言说的快乐,而这其中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悦纳生命中的“与众不同”,无论是什么,悦纳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的存在。
这就是我这周的分享《不贴标签,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周再见。
我是秋水无霜,我在父母学堂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