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家孩子进入2岁以后,我的关注点就在2岁宝宝身上了,经常关注其他人家的2岁宝宝,其他人家是怎么和2岁宝宝相处。
在此期间,发现了一些问题。或许这些问题在别人看来不是问题,或许即便有这些“问题”孩子也能长大得挺好。或许我这样评价别人给人以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感觉,但这里不就是我发表自己主张的地方吗?
我按着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带孩子,并记下我们认为不那么理想或正确的方式,一是留给以后看,那一定是一份很特别的记念;二是加强自己的带娃方式。因为有时我看以前写的文章,会想“原来我曾经这么想,还是蛮有道理的”。
写带娃文章的最初动机是“我看了这么多资料,得记下来,免得以后生老二时还得重新查资料,而且说不定我的孩子以后也用得着。”
写着写着,我开始想着赚点收入(当然有收入更好),不过为了符合别人的审稿需求我必须违心,有时甚至不走心,这种写稿还是算了吧!记下带娃的一切,本身就应该是快乐的,并且以后读起来十分幸福的一件事!
好,言归正传。
对于2岁的孩子,我发现大人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
太聒噪了
比如,2岁宝宝玩电子琴,她双手划来划去、点来点去,不亦乐乎。她的小脸带着笑意,她的眼睛闪闪发光,她的身体准备跟着跳舞。可是,突然,来了一个大人,他是来告诉宝宝“知识”的:你要这么弹,你看:do,re,mi,fa,so……
我的天哪!为什么要破坏宝宝这份幸福和宁静?宝宝这么小,不需要别人告诉她该怎么弹。
我有一把尤克里里,我有空就弹着玩玩,配合唱《you are my sunshine》。宝宝看多了,她总是抱着尤克里里,学我的样子,边弹边唱,她唱的是《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我肯定不会教她该怎么放手指、怎么配合双手。宝宝的神经发育没到这个地步,她现在,快乐就好。
而且,大人忍住别教宝宝,等宝宝自己发现:咦,音阶有高有低,还有规律!那时候,智慧在她心头升起,她因靠着自己的内心掌握了一项发现而异常欣喜,她不停地尝试自己的发现,这激发了她对世界更大的好奇,她的脸蛋因此而闪闪发亮,而不是被人“灌输”、被动接收的那份茫然、懵懂、困惑。
2岁的宝宝在拿着小车,沿着沙发的斜扶手划来划去。大人握着她的手,告诉她“你松手,松手后,小车自己就能滑下去”。
为什么大人不能让宝宝自己发现呢?她偶尔一松手,会发现小车自己也在滑,会发现斜坡和平面不一样。宝宝自己的发现,才能带来智力的真正提升。
蒙特梭利:做一件事情时要持之以恒,这可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准备。我们必须让儿童完成自己的行为。不管我们认为儿童所做的事情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甚至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背(当然不能是伤害儿童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要进行干涉,因为儿童必须经常能够做完某件事情,这是儿童的心理要求。
成人总以为孩子是来接收东西的,所以从一出生开始就要给她灌输。比如,一出生,“你就自己好好躺着,不要要求抱抱”,这样说的大人,是因为害怕孩子以后抱习惯了,总要抱。可是,孩子只有在1岁以前抱得足够、爱得足够,才会在1岁以后自发离开大人的怀抱,有足够安全感,能够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比如,孩子想探索,大人总想制止或教导什么,因为大人怕麻烦,或大人看着孩子那么做,觉得太别扭。大人不能安静和谦卑,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他们不愿只做一个观察者和保护者。
比如,孩子到了学前年龄附近时,大人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我们有个朋友,给孩子报了钢琴班、围棋美术班。这些都不是出于 孩子的需要,而是大人的需要和不安全感:到了孩子某个年龄,大人一合计,就给孩子报班了。孩子没有任何主动权,也无法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选择和控制的能力。各种比赛琳琅满目,这也催生了父母的虚荣心和辅导班的推波助澜,把父母们的焦虑放得越来越大。
我在街上见过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他背着大大的书包,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和妈妈保持距离走着。他刚从辅导班走出来,脑子里装满了老师添加的各种符号。这哪里是5岁孩子该有的样子?
这个朋友,从孩子四岁开始教认字,走到街上到处认字,爬山时也认字。一个孩子认字,不应该是在父母营造的氛围里、逐渐产生兴趣和好奇,并且认字以后产生欣喜和欢呼吗?不应该是这个四岁孩子蔫头耷脑被妈妈带着认字时的样子。
这种“灌输”的背后,忽视了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强烈动机。他从出生起,大自然就引导他努力学习坐、站、走,这个过程一点不用大人教。孩子到了1岁多以后,开始摆弄各种小物件,研究他们的性能,乐此不疲,不用大人教,也不用大人指挥。孩子说话也一样,在酝酿了一年多以后,孩子内在的能力彰显了出来,他就说话了。
大人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条件,保护他们的安全。认字方面也是同理。大家可以参见蒙特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书,她是如何引导班上那群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发自动地爱上认字、学习认字的,也可以参考《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作者的孩子是如何在常年听了英文故事书后,自觉对文字产生兴趣,并过渡到开始自己读的。
孩子比大人想的要聪明。给他时间积蓄智慧和力量,他有一天会厚积薄发。如果大人太着急,要按着自己的节奏“灌输”,那会破坏掉孩子最重要的、无形的、也无法量化的一些东西:对知识的热忱,对生命的热情,这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支撑一个人走更久的东西。
言归正传,我看到的第二个问题是:
父母不够重视亲子关系
有的父母对孩子疾言厉色,有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有的父母从不关注孩子心灵,有的父母甚至打骂孩子……别小看这些。这些都在塑造2岁孩子的脑神经。他在5岁以前,大脑神经在时时刻刻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让他形成了一定的神经回路,这些回路会决定他怎么思考、感觉,还有怎么看待你。
孩子不听话?孩子容易受其他孩子影响?孩子不好好和父母说话?日后的种种问题,都可归溯到亲子关系上。我曾在公车上见到一对老夫妻的对话:
妻:我进孩子房间,他说“出去!这是我的屋子!”
夫大怒:“你为什么不说‘房本上写的是我的名字!’”
能说出“出去!这是我的屋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夫老妻尚不知反省,居然以为问题焦点在于房本名字。
那天在小区和一妈妈对话,她说:“唉,孩子上了学,容易被其他孩子带坏啊!”
能说出这句话的妈妈,和自己的孩子关系一定不够亲密,而且对孩子的心灵也没有了解。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被其他孩子影响,那说明亲子关系本来就有问题了。
如果孩子在父母身边,靠着父母获得智识上的提升以及由此产生的快乐,又能做自己,被父母尊重,形成好的品格,他到了外面会和相似的孩子彼此吸引,也会和父母交流内心的感受,且不被评判。他不会轻易受外面的影响。
老家有个孩子,亲戚聚会时看着很乖,叔叔婶子叫得很好,大家交口称赞。这都是表面。我们知道,他和父母的关系已经极其破碎恶劣。他不用离开父母,即使在家,都会受到网友的不成熟言论的影响和诱惑。等他离开父母,更变本加厉。亲戚们总结道“孩子到了外面真容易受影响啊!”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看到的第三个问题是:
太注重专家言论,而忽视内心直觉。
有个妈妈看我看书,说“看书多了没用,反而更困惑。”这要么是你看得不够多,不能融会贯通,要么是你过于信书,忽视了自己内心的直觉。
每个父母都有带孩子的能力,需要向内挖掘自己的智慧。可是,在 专家铺天盖地的情况下,父母常常不知所措。尤其是各家言论矛盾时,父母更是发出“专家们为什么不能统一观点”的感慨。可是,谁让你那么信专家呢?
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宝宝,最能洞察宝宝的需求。专家应该帮助父母获得这种洞察力和养孩子的内在智慧、个性化方式。但很多专家只是教你很多细节,分条缕析,把父母搞得更迷惑。
我在 孩子小时候,因为睡眠问题读过大名鼎鼎的《婴幼儿睡眠圣经》和网上有名的睡眠专家的言论。我发现这些虽然讲得详细,但破坏了我内心对宝宝的直觉。有些关键性的东西不是靠知识。我后来清零了所有获得的“知识”,自己观察宝宝,后来宝宝的睡眠问题解决了,我也就此写了文章。
这也是为什么我取消了很多公众号。很多公众号知识零碎不说,还有误导之嫌。比如有个百万粉丝的叫大什么的公众号,似乎巴不得父母什么都不懂,完全按部就班照他们教的做,连怎么训练婴儿爬行都长篇大论,顺便贩卖焦虑忽悠粉丝买他们的产品……当然里面也夹着真货,但假货都是这么流行起来的。
今天就想到这些,先先到这里吧,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