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鞋垫里的爱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都会祝福一下自己的爱人和母亲。

今天就讲讲母亲的故事,和母亲关于的八九十年代的鞋垫。

鞋垫这东西,大家都不陌生,现在很多人也还在用,只是年轻人用得少了。现在买的鞋自带鞋垫,软软乎乎很舒服,样式也简约,没什么花里胡哨的装饰。


可在过去那些年,妇女们很流行亲手做很多漂亮的鞋垫。我们这儿土话叫 “纳鞋垫”,纳鞋底的 “纳”,还会在上面绣花。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和那些不上学的年轻女孩,还有婶子大娘们,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纳鞋底,花样各式各样的。

说起来,满是怀念,可一提到母亲,又有些伤怀。

在我还没什么记忆的时候,母亲用的确良线,搭配各种颜色,全凭自己的手艺,不用画花样,就在网布上绣,那种布料的网格密密麻麻,如果纳起来非常费眼睛,而且也不能画花样,那可全靠心灵手巧。

但是纳出来很漂亮,就是马赛克的样子,越看雾蒙蒙的花样,别提多好看了。用起来也很耐实,能用几年,只是脚后跟用力,最后花样都破了。

后来流行用毛线画花样,腈龙毛线颜色漂亮还不褪色。绣的时候针脚一针套一针,来回转,有点像缝纫机绣花样的样子,心灵手巧的人做出来的效果还会有渐变。

那个时候母亲还年轻,每天忙着给家里人做鞋。为了找好看的花样,她会跟别人借,把花样画在纸上,用复印纸复印到鞋垫上。


纸不耐用,跟着轮廓描,没几次纸就破了,她就想了个办法,直接印在透明塑料布上,再印到鞋垫上。

母亲从兄弟姐妹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筹备往后十几年的鞋垫,甚至想到了他们长大结婚,给媳妇、女婿准备的。

朋友从母亲柜子里发现一书包鞋垫,里边还有几双没完成的鞋垫,心里不是滋味。

如今母亲年老了,眼睛看不清针线了。看着这些鞋垫,满心都是心酸,心疼母亲。

有点怪自己小时候不懂事,让母亲一直操劳这些活。但是没想到母亲看到翻出来的鞋垫,却开始自责。

母亲说没有别人心灵手巧,那些鞋垫剪的样子不流行,导致样式、大小和现在的鞋不配套,如果年轻时候做得更好,现在就能派上用场了。

我心里更加不舒服,这些鞋垫即使能用,我哪里舍得用啊!毕竟母亲再也回不到年轻时,不能再给大家重新绣纳鞋垫了。


母亲跟我讲鞋垫里的故事和过往,,说着我们小时候的事情。还说,有一双鞋垫是母亲白天忙完地里的活,做完一天三顿饭,等兄弟姐妹们都睡着了,坐在被窝里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八九十年代,家里最开始安装的是十五瓦的黄灯泡,光线特别昏暗,人坐在那,头顶影子一挡,啥都看不清。后来流白色的灯管,类似现在的节能灯,虽说度数不高,没黄灯泡那么暗,但头影一挡,还是光线不足。

看到这些鞋垫,很漂亮,很喜欢,和款式无关。有这样一位心灵手巧的母亲,真该骄傲。

这些鞋垫,母亲虽自责不能用,但对儿女来说,都是用金钱换不来的财富。三八妇女节过去了,母亲节还没到,但是我还是要说,全天下的妈妈,你们很伟大!

作为子女,我真心希望天下母亲都安康长寿。也希望我们每个人活在当下,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好好孝顺他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我很小的记忆中,每到冬天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就常常看到母亲和三姨围坐在炕头,...
    轻風细雨阅读 9,647评论 81 117
  • 那些过去的年(母亲的村庄之二) 袼褙:用旧布片和做衣服剩的碎布头,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做布鞋等。 文:伊人...
    YiRen简爱伊人阅读 4,459评论 1 11
  • 我的爷爷心灵手巧,会纳花鞋垫,因此得了个外号“赛娘子”。 爷爷纳的鞋垫很特别,叫做割花鞋垫,也叫割绒鞋垫。 两只鞋...
    晓寒嫣语阅读 3,982评论 1 55
  • 和尚和秀姑 善良、勤劳和爱,构成强大的...
    王浩_浩瀚长烟阅读 4,014评论 0 5
  • 母亲一直在乡下生活,一直都能自理,一辈子心灵手巧,年轻时村里也算个能人,经常有村民遇事请上到自己家里给蒸面塑,剪纸...
    人生初见如美玉阅读 11,009评论 111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