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七月,朋友圈里、校园里都飘浮着淡淡的离愁。孩子们簇拥着自己最爱的老师,尽情倾吐六年来积淀的泪目时光。年轻教师常常会羡慕这般浓浓的师生情,殊不知这其中蕴含着多少次苦口婆心、促膝长谈……
“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先辈很早就向我们提出了忠告。面对新世纪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悄然地受到影响。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制约频频出现。正确处理好当今的师生关系,成为牵动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问题。。古人云:“严师出高徒”。甚至许多家长也喜欢挑选一些厉害严肃的教师来教自己的孩子。他们片面地以为学生只有畏惧老师,才会服管、肯学。其实,大多时候,学生是畏而不惧、敬而远之。只有那些懂得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才服人的教师,才会真正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虽然严格的管理和要求并没有错,但教师的关爱更是学生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简单的粗暴和过多的训斥都是收效甚微的无奈之举。现在的学生有个性、有见识 ,法律、人权也成为他们时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如果身为教师只知简单地强制学生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问题永远不可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事实证明,遇事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给学生一些表扬鼓励,才会事半功倍。聪明的教师应该毫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而不是只担心他们听多了表扬会翘尾巴。许多学生说过喜欢不厉害的老师,其实他们是在渴望与老师民主平等的交流。当学生有错时,老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当老师有错时,更要及时道歉,不必担心由此会影响师道的尊严。恰恰相反,道歉会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与热爱。提到许多优秀的班级,常常会听到人们夸这个班的老师会管。其实这种“管”,往往不是直接管,而是较为成功的引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与学生之间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接近,遇事更容易沟通。当老师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只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就可以一举两得: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处事能力。这并不是说老师就可以轻松旁观了。科学管理方法的摸索更是一块硬骨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因材施教,才可能创设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才可能当好学生的朋友。例如如何竞选班干部,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如何开展结对互助,如何进行各类明星的评比,如何让班会的效果最佳,如何与家长沟通配合……
教育过程中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师生间感情的破裂,而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蕴含在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只要我们愿意拿出真诚的爱心,愿意捕捉随处可见的闪光点,做孩子的朋友,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才从我们手中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