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带你越千年(中国十大怪村之六)

诡异的舞蹈


每个民族都有根、有她的发源地,那个地方的根植在你的心中,神圣而温暖。湘西土家族便是其中之一。

从保靖县城出发走半个小时公路,然后在酉水河乘船,约半个时辰,上岸,再沿着一条布满茅草的小路走上十分钟,土家发源的文化地标——八部大王庙遗址就跃入了眼前。

神秘峡谷


这座庙宇位于首八峒村内,建于清乾隆二年。

传说土家先祖在酉水流域建立了八个部落,为保持部落间的统一,就由德高望重的领头人“涅壳赖”来统管各部落,人称“八部大王”。

仙烟弥漫


现如今历史已经远去,这处遗址也成为了湘西州唯一的八部大王庙遗址,每年前来祭祀的土家儿女络绎不绝。

你知道土家茅古斯、摆手舞是从哪里被挖掘推广出去的吗?答案就是永顺县双凤村。

双凤,自李唐建村,历二百余代,两千多年,一直保持着最传统本真的面目,是中国土家族文化之根源所在。

从这里流传出去的土家茅古斯、摆手舞被称为“人类戏剧活化石”。

水上村落


茅古斯,土家语,意为“浑身长毛的打猎人”。茅古斯舞,即那些“浑身长毛的打猎人”的歌舞。

千百年前,它是湘西大地上的土家先民“毕兹卡”日常的舞蹈。如今,它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

诡异的舞蹈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古斯,与其说是一场歌舞,不如说是一个古老民族与天、地、神、祖的一次虔诚对话。

摆手舞,则是对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等。

有表现农活的“挖土”、“种苞谷”等;舞姿粗犷大方,刚劲有力,节奏鲜明。

诡异的舞蹈


如果你对古法造纸术感兴趣,永顺县勺哈乡洞坎村绝对可以满足你的要求。这个村子的造纸工艺一直沿用古代造纸技术,堪称造纸术的“活化石”。

居住在这里的农户们,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这种技艺。放下一切,在这里住上几天,说不定你也可以学会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呢。

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青苗龙”表演,村民们在稻谷插秧以后,用去年的稻草扎成草龙,敲锣打鼓沿着村庄舞龙,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四面八方赶大集


想不想知道什么是“胡玛语”?来永顺朗溪乡王木村听一听吧,不过你肯定听不懂,因为这种语言,在字典里永远找不到答案。

找不到答案没关系,这里还有土家最传统的美食:柴火煮的鼎罐饭、柴火熏烤的山胡椒猪肉、蜂蜜泡团糤、糍粑等。当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时,谁又还记得尘世间的俗事?

芙蓉镇是一个拥有2000余年历史的小镇,因为电影《芙蓉镇》而蜚声中外,也因这部电影而改名。

湘西土家族,一方水世界


主演姜文和刘晓庆也凭这部电影分别获得人生第一次影帝和影后。

除了《芙蓉镇》,还有《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色湘西》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

古镇虽小,但韵味十足,一条酉水河、一条王村大瀑布将这个古镇养育得水灵地灵,因此它也被外界称之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水上人家


绝美的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俗风情融为一体,一进芙蓉镇,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清晨时光,从芙蓉镇码头一路沿着坡顶的石板街漫步,选一些富有湘西特色的精美饰品,来一碗“刘晓庆”米豆腐,兴起时还可以跳一段“华尔兹”,让裙摆飞扬,心放飞。

你对土司制度感兴趣吗?如有兴趣,那一定要来湘西的老司城。这里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载体,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活标本。

老司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

烟雾缭绕神世界


它是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至清雍正六年(1724年)永顺彭氏土司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城内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

感受过老司城,我们再穿越得远一点,秦朝怎么样?

你知道秦简是什么样子的吗?龙山县里耶镇的3.7万多枚秦简,定能让你惊叹。其实发现秦简还有一段故事呢。

2002年6月,当地在修建水电站时,在里耶镇的一个河滩上,意外发现了一座小城的遗址,遗址中还有一口古井。

考古队员来了后,经过27天的发掘,在深达17米的巨大水井中,出土了这些秦简。

绿色天地


这些秦简数一下子就占了全国秦简数的90%以上,消息一出,震动了整个考古界。

现在已这里按照2000多年前的里耶古城原貌进行了部分复原,建立了秦简博物馆,再现了战国军事要塞的布局风貌,重现了大秦帝国历史文化风范。

当然,土家风光绝不止这些,猛洞河、红石林、坐龙峡、小溪……也定能让你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湘西采茶女

(感谢有关专家友情支持,未经作者许可,谢绝转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