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名从清华大学肄业的学生找到了清华美院的学弟,他们一起参加了263邮箱的广告比赛,做了一段7分钟的Flash短片。
短片里,少女养了一条不断长大的鱼,水缸装不下,井里装不下,池塘装不下,江河都装不下,连大海也装不下,最后大鱼纵身一跃,消失在天空中。大鱼后来变成了一个少年,不知道用着什么方法,却一直和少女保持着联系,互诉衷肠。
大鱼·海棠 Flash
短片拿了比赛的最高分,然而主办方却宣布8万元的头奖空缺。不过,相对于追讨这个头奖,他们有了更重要的决定——把短片做成电影。
12年过去了,我们终于看到了这部《大鱼·海棠》。
女主角“椿”的眉宇还是当年的样子,不过动画里她的眼睛更灵动,气质也不像短片里那么忧郁。
而短片里的少年竟被狠心拆成了两位,鱼的部分由“鲲”来继承,而人的样貌却赋予了“湫”。
土楼还是那座土楼,不过对联有了不同。
电影的评价不算好,让等了12年的影迷们大呼上当。
我算很幸运了,没有等它12年。体会不到那些说着“十二年等来一位绿茶婊”的人的心情;也有人说这是“一流的画面,二流的配音,三流的剧情”。
我却觉得电影意外的不错,或许是因为我没有那些在心里酝酿成长的期待;或许是我被电影中奋不顾身的幼稚感动了数次,是那种让你对这种行为恨得咬牙切齿,却无话可说的幼稚。
当时看过短片的人或许都从少年成长为了父亲,从女孩成长为女人。许多年的等待让这部电影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各自所期盼的样子,而这个样子必定不是它在12年前大家心中的样子。
即使不对某一部电影而言,我们在12年间所认可的“好电影”的标准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承受不住一见钟情,就算12年前我们对这样的感情深信不疑;
我们承受不住“为了你与世界为敌”,就算12年前我们幻想过这样的情节发生;
我们更承受不住奋不顾身的付出却没有一点回报,就算现在的我们也会希望能有这样的人来爱自己。
看完电影,我疑惑:“湫这样不顾一切的付出却不求回报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为了王子放弃了自己的声音换来了人类的身体,却最终没得到王子的爱,投入海里化作了泡沫。这也不合理啊。
有人会说,这是童话,给小孩子看的。
我不排斥有人理性地探讨故事的情节有多烂-对不起,大鱼海棠我给不了高分;
更对这成人的解读感到惊奇-其实大鱼海棠讲的是性压抑;
不过,我还是愿意把它当做一个童话来看。
送给12年前的我看的一个美丽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