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年初十,公公终于出院了。
今天已是出院后的第三天了,公公居家休养情况良好,终于让人松了一口气。
当然,在家还是用制氧机的,这个机器是先生在农历年前最紧张的时候网上抢购到的。正所谓有备无患,看到朋友圈有位朋友父亲住院,因为没有买到制氧机都不敢出院,想着提前抢到还是有远见的。
1月2日晚,先生送公公到医院,之后每晚陪床。年初十下班,他跟宝宝说,爷爷今晚可以抱宝宝啦,宝宝开心得来。
近一个月,病房里进进出出的人,病房小社会,人生百态,先生有很多感慨。
开头公公住在外科病房,三人一间,再加三个陪客,一个病房里此起彼伏的声音,根本不能睡。刚入院公公精神状态也差,前几晚根本是不能合眼的。
大约一周半后,公公情况稳定了,但病房里来了个92岁的老人,一天到晚喊“妈妈”,服侍他的儿子也70多岁了,也是力不从心,看着真是作孽。
这一阶段,常常会有人被推出去,遇到一位领导,80出头的父亲过世了,对方说:“有基础疾病,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就看着他这样走了。”先生说,这样的情况看着心理压力真挺大的。
后来,公公调到内科病房,在那里得到的治疗更专业,也是三个病人一间,病友的情况也更严重。有个心血管病人,60多岁,大小便失禁,一个病房都臭的,连续多天老伴照顾得也是精疲力尽,儿子连影子都不见一个。
我问,60多岁,儿子应该是独生子女?他说,应该是吧。不由感慨:人老真是个大问题。先生与大哥两个人两班倒,才把老父亲照顾好,这还得大哥有自己的公司的,不用白天坐班的,如果两个都是上班族,怎么整?那只能白天请护工,晚上两兄弟轮流。但先生说,这行不通的,大过年的,到哪请护工?再说了,总归自己人更贴心。
年三十,年初一……都在病房里过,先生说很多病人春节前出院,年后又被送了回来,情况还不容乐观。有个认识的人,过年前两天把住院的父亲接回家,刚过完年,父亲情况严重了又急忙送到医院,进了ICU,着实让人心急。看来,从身体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在医院过年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