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你觉得你初入职场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
如果你是在职已久的职场老人,那回想一下,你初入职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是充满斗志还是懵懂顺从?是阳光积极还是垂头丧气?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后者,那么你肯定无法展现自己,得到领导的赏识。如果想作为职场新人快速成长,那肯定也只是想太多了。一个人的状态代表着你能走多远。
近期我遇到过这么一个人,分享下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1、入职第一天就咨询离职?
前些天接待了1位入职新人,给他进行岗前培训。他是刚毕业不久的本科大学生,初出茅庐。都说初出茅庐的牛犊都带个“勇”字。结果,他真的很勇敢地当着其他几位新人的面问我:“新人入职不够1个月离职会不会怎么样?离职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这时候有一位新人说:“你刚入职就问这个事情,不太好吧。”
岗前培训结束后,我与那位新人简单交流了一下他所问到的离职问题。但是交流中他又说出了一句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第一份工作一般都干不久,都只是试试看。”我心中受到了10000点暴击。
无可奈何,勉强给他灌输一些职场之道。不知道他能否听进去,但是我心里非常肯定这个人肯定干不久,能否干满试用期也是一个问题。
2、新人学习时你居然在打瞌睡?
那位语出惊人的新人入职后不久,我就接到了用人单位的部长反馈,那位新人在接受指导老师教导的时候在打瞌睡,一点工作状态都没有。后来经了解,这位新人经常晚上打游戏打到凌晨两三点,自然上班就没精神。怪不得每次看到他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如同“全世界都欠了他的钱一样”。
作为新人,能阳光积极一点吗?
这更加让我笃定:“他不做出改变,肯定是被淘汰的一位。”
3、朋友圈发的都是些什么消极的话?
后来我加了这位新人的微信,想更多地与他交流,了解他的想法。但是他所发的朋友圈,真的令我打消了与他交流的想法。
“凌晨,冲了红灯,刮了车胎。”“我在哪里。”“我死了。”……诸如此类的话语。
这些朋友圈,都满满的负能量,让人看了不是喜悦,是难受消极。
大学刚毕业,正是干劲满满的时候,为什么会如此负能量?你究竟经历了什么?
后来,入职1个月,后期频繁请假,去面试家里人托关系找的政府合同工岗位。最后,不负家里人所望,离职,然后入职政府,轻松事少离家近。
估计,这样下去,他连基本的斗志都失去,混混度日,得过且过,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完全荒废。做的只是家里人认为好的工作,过的只是放纵自己的生活。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往哪走。是否要往高处走,还是一直在平地里转圈圈。
初入职场的新人、学生们,一定要明确自己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工作而工作,还是为了生活而工作?是想过怎样的生活,平平淡淡就是福,还是想创造自己的价值?
而职场规则也需要提前了解,而不是边工作边积累规则:包装一下自己,让自己更好地表现;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让领导喜欢的做事方式是什么;自己做事要做到什么样程度才是最好?自己人格魅力的塑造等等。只有提前了解,才能让自己更顺利地渡过初入职场的各种不适,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这并不是奸诈狡猾,只是职场生存的法则与技巧,懂得这些才能让你的工作更加有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