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从高歌猛进步入调整期
有一群人佩剑未妥
已身在江湖
如果问未来和意外哪个先来
恐怕去年毕业的这些人
有着自己的答案
在互联网圈里,“18届”是一群人的共同标签,笔者也不例外。这群人喜欢用“大佬”作为开头语,喜欢自嘲,也喜欢商业互捧。无论是进了腾讯,还是进了出海创业公司,又或者去了独角兽,大家内心台词都是“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群人中大多数从17年就开始实习,经历过互联网的高歌猛进,在18年正式步入职场,也经历过互联网的调整期。从去年正式步入职场,也已经过去了一年。行业的调整,直接或间接波及到每个人,每个人都在经历属于自己高光和黯淡期,也都有了很多新思考。
1
“我最近在思考要不要离职,
休息一段时间”
@小文「毕业一年,跳槽三次」
上周和他约了一次饭,在他公司附近,脸上多了一些倦容和乏意。已经点完菜,他听完上菜大概要20分钟,然后拖着我离开了那家店。原来他等会吃完饭,还要回去加班。
“我最近在思考要不要离职,休息一段时间”。他上份工作干了一周,因为心理上的一些问题,选择回家调养。但是又担心工作,于是匆匆上岗,对于这份新工作依旧没适应过来,他说感觉自己现在就是自我消耗,离职的念头又起了,我知道这已经是他毕业一年内的第四份工作了。
“当时校招时,我拒了百度”。17年校招时,他拒绝了百度,选择了那个当时互联网最有前景的独角兽企业的核心业务。17年7月就去实习,见证过那个业务的迅速发展,前途一片光明。18年下半年,业务的不可逆因素,暂停运营,后来公司很多hc锁死,内部转岗失败,于是开始了“流浪海淀”。
“互联网感觉没有什么机会了,我也会看看其他机会”。他说他17年就感觉到互联网将会有寒冬,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比较高的期待,他认为成功不仅靠自己,还靠时运。当自己在互联网风波中沉沦一番,他似乎没有当年对于互联网的期待。
2
“我真不太清楚行情,
一般要价都是20-25”
@ Mr「刚拿到年薪30+w的offer」
当他拿到新offer来询问我的意见时,然后我笑了,我说我在招聘市场早就看到你的简历了。
“我真不太清楚行情,一般要价都是20-25”。当他有点无辜地说出这句话时,其实在薪酬上他已经超越了大部分同龄人。18届校招产品薪酬应该在13 ±2k左右,跳槽涨薪在15%左右。他说他拿到的offer都是超过20k的,我想他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运气好,做了几波大型项目”。在原来那家公司,项目人员流动性大,而他刚好待地久,就很幸运接手过几个不错的项目,产出也不错。实习加正式期下来,就有不少项目背书了。他也给我说,其实六分是运气,四分是实力。对于业务,每个新人都是被动选择,而这个背后也隐藏着未来的走向。
“可能我做用户增长比较适合寒冬,就会点这些玩意”。他在给我抱怨上家公司不懂增长黑客和用户增长,注重产品设计本身,而他的理念中是数据指标为导向。他已然修得这套本领,未来他也将依仗这套本领开拓更大的事业。
3
“我被干了,刚leader找我谈话了”
@小W「每天加班,突然被裁」
晚上11点多,他又一次给我说工作很烦,问我周末去哪儿玩。
“我被干了,刚leader找我谈话了”。在此之前,他经常给我说他担心被裁。但是真正来临的时候,除了些许意外,也没有震惊,默认接受。他们公司基本每天加班到11点后,他觉得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其实我尤其喜欢的是生鲜和电商类的新零售”。他17年暑假在小公司实习,秋招幸运地拿到了一家独角兽offer。参与过c端和策略方向,在深入业务过程中,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攒钱准备开店,现在感觉在北京越来越没盼头了”。如今在一家上市企业,依旧做着电商业务,因为领导和业务前景问题,工作日渐让他变得颓废,似乎提前唱响了回家的号角声。
4
“刚才我哭了很久,因为实在忍不住了”
@小米粒「一边上班,一边创业」
已经是12点了,我挂完电话,想起1年前聚餐时,对于产品和工作侃侃而谈,如今工作久了,对这些却道不出来其中一二。
“刚才我哭了很久,因为实在忍不住了”。边上班边创业的她,顶着莫大的压力,一个人要把业务run起来,还得在下班后忙活这些。我几乎能感受到她整个人有种压迫和分裂感,倾听了,也安慰了,平复的心情不知又能管多久。
“要是你,你选哪个”。她当时拿了两个互联网上市企业的offer,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当时觉得都蛮好的,给了我的意见,后来也去了那家公司。后来,一起讨论过几次业务内容,也帮她拉过几个这块业务专业的群,我以为她会在这个方向走得更远。可当我知道她的近况时,已然离职几个月。
“我要求不高,就生存就可以了”。现在她在一个国资单位上班,包吃包住,每天也按时下班。虽说还是做产品,但是和互联网好像与世无争的样子。我想她是将更多希望放在了创业上,现在也稍微盈利,祝未来更好。
5
“我要去放羊了”
@书禹「离开北京,回到家乡」
我惦记着好久没联系他了,以前在北京的时候,总是他找我,问我产品怎么写简历怎么准备等等。回家是很多人终会选择的,只是他来得更早。
“我要去放羊了”。他说出这句话,我自然信了。他家在草原上,家里成群牛羊不足为奇。今年2月份的时候,他在家已经呆了几个月了,他想等等年后再看看北京的机会。那时在他的脑海中,似乎年后不仅是金三银四,也将是互联网回暖期。几个月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出现在北京。
“当天说当天裁,一点没带犹豫的”。他校招去了一家互联网医疗头部玩家做产品,我想他的产品生涯终于开始了,也替他高兴。此前他一直做运营实习,也一直想做产品。当时在正式工作不到两个月,业务线裁撤,他也被裁。背着两个月的产品经历出去找工作,困难可想而知。
“主要是我爸妈安心了”。如今他在家乡做蒙文产品,也许对他而言,幸运地是又可以做产品了,同时公司很稳定,再也不会去担忧秒裁。最主要的是,离父母更近,他说“主要是我爸妈安心了”。
6
“不加班工资还不错,让我觉得很幸福”
@小啊「毕业两月,空档半年」
我原本以为他回成都了,因为之前找我熟悉业务准备面试。最近才知道他还是在北京,也安定下来了。
“不加班工资还不错,让我觉得很幸福”。他现在觉得不加班的人,真的很幸福,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截。言语中我也能够感受他的满足,刚刚入职新公司的他,似乎对此还比较满意。虽然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是还是金融科技,是他之前所在的方向。
“茫茫招聘季陆续收获了14份offer”。他在大一就立下flag,毕业要收集7个offer召唤神龙,最终17年秋招收获了14份offer,囊括了上市企业、独角兽、国企,还有非互联网企业。当他选定其中一家时,充满期待,甚至高歌新起点新开始。
“今年没定下来是北航还是清华”。去年他离职一部分原因是团队,另一部分觉得学历。然后跨考北航的AI,最终还差一点。今年他还在筹划考试的事,对他而言,没有技术的产品是没有灵魂的。最终他说“其实也不畏惧从头再来呀,没有必要丧失勇气。“
7
“我啊,准备读书了已经”
@小宇「放弃小厂,出国读研」
又一次问他最近状况,他已经决定暂时不找工作了,准备申请读研的一些事,等申请成功再去实习。
“我啊,准备读书了已经”。其实他也拿过几个offer,只是觉得小厂,觉得没有什么前景。同时去年也刚好考了雅思,合计着今年申请,明年入学。这段时间忙着准备申请材料。
“emmm,干的不开心就可以直接走”。还是去年11月,他入职新公司了。关于上家公司的离职原因,他说道“干的不开心就直接走”。对他而言,过往经历的背书,找工作并不那么难。只是后来,我们在聊起时,他再也没有说过找工作不那么难那句话了。
“到时候可能就是21届毕业生,等各位大佬来招我”。这是他在我们一个交流群说的一句话,说完没有多少人回复。我大概在想,21届,又多了三年,不知道那会整个市场会怎样,恐怕18届中不少人都到高级或者资深阶段了,这到底值不值,我不知道。只愿时光不辜负每个奋不顾身的人吧。
还有很多故事来不及讲述,每个人在这毕业后的一年中,都在经历属于自己的高光和黯淡。上面的故事毕竟还是属于职场少数,算是摘录了更曲折的一面吧,更多的人在公司里升职加薪。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只是真正的职场生涯,让我们更加理解现实。同时也庆幸地看到每个人在经历过种种后,依然保持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期待。曾国藩常说“天命居半,人力居半”。天命不可知,人力尤可尽,做好自己即可。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又一年毕业季,我想那个“18届”的标签也都在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