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重温了孙明霞老师的《只为做一个良师》,重读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它不是只有高高在上的理论,更多的是孙老师和学生之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每读一个小故事,仿佛那个学生就是我班的一样,能想象出每一个小细节。
第一个小故事——第101种方法,让我联想到我班的柳一泽,记得2019年开学一个礼拜后,被告知有一个学生要转来我的班,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很高、话不多、说话声音很小、内向、非常不自信,当听到他的小升初成绩280,说实话内心更是纠结的,这个成绩在我班是倒数第二,但是还只能欣然接受,就这样他成为我们班的一份子。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一直认为要想改变一个学生,必须走进他的内心,走进内心首先得是走近,当时班里的职位几乎都分配完了,就给他布置了开关窗户的任务。另外我选科代表的原则就是有责任心、数学成绩种中下,因为他小升初数学成绩很差,所以就安排他和我班另一个学生一起当数学科代表,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交流。
一开始我们的对话只限于我问什么他答什么,无非就是今天作业留什么,谁今天没交作业,作业判完了没是不是可以发了,等等这些最基本的,有一段时间我就发现这个孩子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少了,和他的一个好朋友(小学同班同学)放学也没有一起回家了,一问同学才知道,孩子有点“抑郁”,压力特别的大,我当时就想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他压力太大,因为老师们对于这种内向的学生,连说话都很在意他的想法,来自学校的压力可能性不大,有没有可能是家庭的?我第一时间去了家里,去了之后了解到,他的妈妈是全职,妈妈的眼里、世界里只有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孩子的问题并且放大,有了太多焦虑的情绪,哪怕孩子的成绩和入班相比已经进步了,但她还是不满意,总是能看到不好地方,爸爸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她把焦虑的情绪全部带给了孩子。和孩子妈妈交流了很久,最后达成一致,孩子本来就内向,成绩也一般,再这么下去只会更糟,可以试着尝试一下放手,管住自己爱唠叨的嘴,妈妈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她先找到了一份工作,又用了好一段时间去改变自己,有一天,孩子说他有话要和我说,当时班里就我两,他哭着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我的心情很复杂,即难受又高兴,难受的是因为家长不好的情绪,让一个14岁的孩子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高兴的是我们及时发现了问题,并且他的妈妈也快速做出了改变,直到后来孩子说他的妈妈不仅唠叨的少了,都变得佛系了。
从那之后,我们聊的话题就多了,他和其他学生下课没事就凑在我跟前和我聊天,也开始很认真地学习了。每天早晨他会早早起床,先从他的薄弱学科下手,到了初二就考到班级前十了,记得初二下期末考试是全市统考,当时他数学考了116分班级第一,那次考试他的语文不太好,作为奖励我带他去书店挑了一本语文试卷送给他,孩子们都会偷懒,当时也没有抱有太大希望,想着能写点是点,惊喜的是暑假结束他将那本册子拿给我检查,非常认真的全部写完了,他好像一下子知道学了,他开始有系统地准备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每一个时间段去学习,他开始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探索一些更加有效的复习策略。
进入初三,因为我们学生的家庭因素,最后大家都自发的上二晚,就是下了晚辅导继续在学习写作业、学习,十点大家一起回家,那会我会陪着大家到十点,因为我家住的特别远,就临时在学校找了个小房间凑合住下了,每天十点下了课,他们几个学生总是会和我聊会天,聊聊今天学习的状态,聊聊班里的八卦,他们的事情都和我分享了,自己的小秘密也很少了,那时候已经没有师生的区别了,更像是一些齐心作战的战友,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着,就这样直到中考,毕业后用他的话说,上了高中才知道,“没有几个老师愿意那么不顾家的和学生聊到很晚”,这是他毕业时写给我的话。
这个孩子一点没让人失望,中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高兴坏了,考了564分,年级第二,从入班倒数到中考年级第二,他的父母也非常激动,现在这个孩子在海一中上学,到现在我们也会经常聊天,只要他们放的早,一定回来学校找我,听到他有什么不好的状态,我们还是会沟通。
每个孩子适合的方法都不一样,我们也不知道哪句话,或者哪个行为会使他改变,只有多尝试,说不定在试了第101次方法时就有作用了,对于越是顽劣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多尝试,她可能更渴望得到肯定和认可,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对他来说绝对是改变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