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Scrum模式的“行为规范”主要指的是Scrum团队成员之间关于期望行为的共识。这包括对团队的愿景、决策方式、相互反馈方式以及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它基于每个成员对当前文化的理解和过往经验,旨在减少由于行为规范差异导致的误解和不信任。
为何需要
- 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每个Scrum团队成员都有自己对行为的预设观念,这些观念通常不会被明说,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其他人有相同的看法,或者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持有这些观念。然而,不同人的行为规范可能会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误解和不信任。
- 团队发展的必然性: 一个团队无论是否显式地发展行为规范,都会迅速地(甚至在几分钟内)形成某种规范。如果团队没有显式地发展规范,那么团队规范支持有效团队合作只能靠运气。
- 高效团队的基础: Scrum团队同意制定行为规范,以期望的行为为基础,从而能够发展为高效能团队。
- 促进团队成长: 确立行为规范是团队形成之初的理想时机。最好以团队成员应该做什么来表达规范,而不是应该避免的行为。这些规范为团队提供安全感,因为在团队紧张时可以在Sprint回顾会议中提及这些规范。
何时使用
Scrum模式的“行为规范”应在团队首次组建时建立。在团队形成之初确定行为规范,有助于塑造积极和高效的团队文化。特别是在跨部门或多元化背景的团队中,明确的行为规范尤为重要,以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对期望行为有共同理解。
如何使用
- 明确规范: 首先,团队需要共同商定并明确行为规范。这包括决定团队成员之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作出决策、提供反馈以及表达集体价值观。
- 建立共识: 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共识是关键。这需要每个成员都理解并认同这些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 持续沟通: 行为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团队成员不断地沟通和调整。在每个Sprint的回顾会议中讨论规范的有效性和必要的调整。
- 实际应用: 规范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比如,当团队成员没有遵循承诺时,其他成员应该有开放性和勇气去提出质疑。
- 培养尊重文化: 规范应该强调团队文化中的尊重元素,确保每个团队成员的意见和批评都被重视和感激。
注意事项
- 适应性: 行为规范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以应对团队和组织环境的变化。
- 避免僵化: 规范不应过于严格或僵化,以免抑制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 强调价值观而非规则: 重点应放在培养共同的价值观上,而不是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规则。
- 持续改进: 规范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团队应定期审视并更新其行为规范,以保持其相关性和有效性。
案例研究
一家国际软件开发公司的Scrum团队面临着沟通和合作的挑战。团队由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成员组成,导致沟通不畅和误解。
- 问题识别: 团队领导注意到,由于文化差异,团队成员在会议上很少发言,尤其是在权威人物(如高级工程师)发言后。
- 制定规范: 团队进行了一次研讨会,讨论并制定了行为规范,强调“开放”和“尊重”,鼓励所有成员在会议上发言,即使是对高级成员的意见提出质疑。
- 实施效果: 实施这些规范后,团队成员变得更加活跃和开放。会议中的讨论变得更加深入和有建设性,团队成员开始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对高级工程师的建议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Scrum模式: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