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则新闻,兴奋与恐惧同时袭来。
那一刻,我不知道是该因人类的创造力而愉悦兴奋,还是要为人类是否是在寻死而恐惧战栗,于是,用了很久,才分清自己在犹豫的那一瞬的感受。
埃隆•马斯克(1971〜),这位神奇的“钢铁侠”:
白手起家,12岁时写的太空游戏软件帮他赚到“第一桶金”,500美元;
旗下,开发在线内容的ZIP2公司,经营四年后卖出,获利2200万美元;
旗下,SpaceX公司,全球有史以来第一家将飞船发射进太空的私人企业,计划未来实现火星移民,打造人类真正的太空文明;
旗下,隧道挖掘公司Boring,正在拉斯维加斯开发首条地下高速隧道,计划时速最高将达200公里;
旗下,特斯拉目前以385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3位;
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四个: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埃隆·马斯克。
2020年3月6日,马斯克宣布将于明年3月送人至太空旅游,标价3.8亿,仅余两席。
......
如此牛人,如此的创造力,本身像是一部科幻传奇;可“脑后插管”的这个技术,却也不由让人联想到一众科幻片,其终局基本都是人类被机器控制,或是被某些势力所控制,是很自寻死路的样子。
这是在求生,还是在求死,想到弗洛伊德老爷爷的本能论。
这一站,本能论
事实上,弗爷爷本能论里的“本能”,也许用内驱力(drives)来讲更合适。
因为本能,就词义本身,更像是某种先天就有的对外界做出反应的能力,这种反应是固定不变的。
而弗爷爷所说的本能,虽然也有上面所说的那层意思,但不同之处在于它中间有“自我”作为中介,可以在经验中不断得以矫正。
这种drives,驱动个体行动,它是一种心理能量。这种能量“投注”到哪里,哪里花开——虽然也有可能是恶之花。
在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调整之后,弗爷爷认为人类内心有两大驱力,或者说本能,一个是生本能,一个是死本能。
生本能:致力于让生命在空间与时间中得以延续,是万物存在的维护者。
死本能:引导有生命的物体走向死亡。
在1920年的那篇《超越唯乐原则》里,弗爷爷第一次提出了死本能。
在讲死本能前,弗爷爷先给出了一个假定,所有的心理事件是由“唯乐原则”主导的。
所有心理事件的发生,是因为我们内在存有某种不愉快的紧张,而我们总是在克服这些紧张,以达到快乐,或是避免不快乐的结果。
在生活中,唯乐原则有时候不得不让步于现实,但是那些被压抑下去的愿望总是在寻找出口。
那些被压抑下去的,变成了不快乐的感受。这些本有可能快乐的机会,卡在某个固着点,而在人生中被反复体验,而呈现出症状。
所以,所谓的现实,不过是过去某一感受的不断重复。
这里,弗爷爷用了一个词,强迫性重复。他认为这种强迫性重复,甚至已经超越了唯乐原则,我们不再要快乐,我们只是要回到那个之前遗落的感受。
弗爷爷相信,这种重复要比唯乐原则更本能,更基础。
本能里,不只是求生、求乐,在它之前,“本能是有机生命体内一种恢复事物起始状态的冲动”。他认为,生物具有反进化的特性。
也说是说,如果环境不变,生物就会一直重复生命原来的样子,这是比变化与发展更古老的存在。
虽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在某一瞬间推动生命跳脱了初始,生命开始以各式的姿态、沿着各自独特的路径呈现于世界,但事实上,生命是沿着一条更曲折方向寻找着“回家”、回到原始状态,或是说回到死亡、回到无机状态的路。
这是强大的生机勃勃的生命的本能与归处。
这不在生命后来发展出的理性范畴之内,但它比理性更强大。
如果说生本能,是舞台上的演出,极尽丰富多姿与摇曳;那么死本能,看似无声,却在生命的最底层运转,无论生命的舞台上如何眩目,这里才是归处。
它们相互作用,这个世界因之表达出各式的繁华与黑暗,热闹与凄冷。
在那篇《超越唯乐原则里》,弗爷爷的一段话充满对人类的希望(也可能是无奈)地说:“至于在极少数人类个体身上出现的趋向于进一步完善的恒久不变的冲动,可以容易地将其解释为一种本能压抑的结果。这种本能压抑是人类文明中最珍贵的价值基础。”
死亡,虽然是生命的最初与最终,可对芸芸你我,还是用自己的方式留着这样那样的痕迹。
如果回到这篇文字的最初,马斯克,那样眩目有创造力的生命,跌拓起伏,在这个世界里创造着另一个既现实又梦幻的世界,不论终局,都是这个世界那么令人迷醉的景色。
下一站:人格结构
参考文献: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入门》,布伦纳;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A. 米切尔、J.布莱克。
——愿你我,在平凡里,渐渐长成自己想要 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