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微信,某家长:我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这几天回家一直说他喜欢班里的那个女孩子,说以后是要结婚的,说得特别认真,今天放学的时候看到他们牵着手,临走的时候女孩还亲了一下我家男娃的脸蛋,孩子是不是早恋,怎么办?
大人看到此情此景,心情焦虑,想介入阻止这段“感情”的升温发展,是正常心理,但是,也不要太焦虑。
首先,成年人要理解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男孩女孩之间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喜爱,就是孩子情感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我们成年人不可以用成年人的那种标准去判断孩子这种亲吻和拥抱啊。要改变心态:用一种接纳、用一种很单纯的想法去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变得太复杂了。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异性之间交往的方式,他会自己去调整。到了三四年级男孩女孩之间会有三八线,他们不会这么特别明显的去表现出对对方的喜爱啊,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界限,他们会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调整,五六年级男孩女孩基本不一起玩,偶尔会调侃“哪个男孩喜欢哪个女孩”,但是对方都是互相不搭理对方的。
面对一年级孩子之间的喜欢,如果成年人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呢,如果就可以问:“哎呀,这女孩身上有什么优点呢?你们之间相互喜欢是吧?”一种尊重的角度去沟通和交流。其实没有必要问太多小孩子之间的那种最纯洁的那种情感的。
一般情况下,男孩子喜欢女孩子或者女孩子喜欢男孩子。这种情况,一般是男孩子的爸爸妈妈觉得没所谓,女孩子的爸爸妈妈就觉得受不了,孩子吃亏了,其实都不用太焦虑。这是小孩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的一个年龄阶段,一二年级男孩女孩牵着手放学,到了三四年级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让他们拉手他们都不肯了。
为什么孩子会在这个年龄阶段出现了不一样呢,第一个原因:男孩和男孩乐高、机器人等,女孩儿和女孩儿玩布偶,或者凑在一起讲那些闺蜜之间的小秘密,他们都有自己的那种世界了,完全是不一样。
第二个原因:高年级,他们开始一种懵懂的感觉,他们觉得怕如果男孩跟女孩在一起玩,怕被同伴群体之间说谈恋爱,他们担心,所以他们就只能保持距离就不在一起了。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完全不会出现这种状态。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很单纯,我想跟她结婚,我想跟他在一起,我喜欢她,就和他牵手回家。
第三个原因:高年级男孩和女孩分开,他们可能会觉得身体有变化,比如说女孩儿胸部发育、男孩儿开始长喉结啊,特别是女孩儿觉得身体变化会引起别人的观察到了,所以我就要跟男生保持距离。
基于三点,第一个就是男孩儿女孩儿之间玩具就活动方式会有区别,他们会分开;第二个的话就是怕同伴群体议论自己男女生谈恋爱,有压力;第三个就是她的身体变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压力担心异性关注到自己这三个原因,所以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有交往方式的变化,所以说在低年级的时候孩子的互相喜欢,大人根本不需要去管它,当你看到了三年级四年级的孩子是这样,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你就不会着急了,你就不会去过多的去干预。这就是成长过程中一种正常的表现,与异性交往正常的表现情感练习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时候成年人还要怎么干预呢?倾听,尊重,接纳就是成人该做的事情。
国外的一些绘本专家有个观点,就是在孩子2-5岁的时候,就要让他们知道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关于“爱”的绘本,比如经典的《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等,这些都是描述对于家庭成员的爱的,关于爱情的绘本,可以阅读绘本《鳄鱼爱上长颈鹿》。
这套绘本讲的是一位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他们从彼此陌生到相识相知;因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而且还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奇迹。
父母主动地让孩子知道,爱是这个世界很美好的东西,你一定能够遇见这样的幸福,但在此之前,你要好好地成长,把自己充实为一个值得别人去爱你的人——和孩子说:“你看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性格多好,他们成长过程中看了多少书,学了多少东西,才会这么出色。我们也要加油,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哟。”
爸爸妈妈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比如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爱和自由》《完整的成长》,亨利·马西的《情感依附》等,这些书都能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一些心理和行为,做父母其实是一件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事情,爸爸妈妈花多少心思引导和陪伴孩子,孩子的性格和行为都会反馈给你。
201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