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哭成了傻逼,眼泪鼻涕湿了半个枕头,漆黑的宿舍已经静寂,打开门走廊依旧灯光明亮,披件大衣洗去泪痕鼻涕痕,感到眼睛肿的睁不开了,有些酸酸的泪水流进了胃里,还有些难受。
上了大三,越来越觉得自己成熟了,就像柔软的手指慢慢被磨出茧子一样。曾经情绪的一点点小波动就会心里一酸眼眶一湿。曾经难得的周六晚上,一个人在台灯下就莫名觉得诗意得想哭。曾经柔软也柔弱,长遍全身的触角活跃又敏感。想想似乎很久没有这么哭过了,看电影越来越把自己摘出为局外人,觉得应该想想电影要表达什么呢,分析一下这个镜头是不是好看。再不会理所应当地把自己代入女主,再不会傻傻地幻想这些画面在自己的生活中重现。
为什么那些年和少女时代会这么火,大家说它们不像内地的青春电影。撕逼,堕胎,挥霍。确实,我们的青春极致耀眼,但终究是普通简单的。学校里总是有一个老大和他的兄弟们,他们打架抽烟,他们讲义气好面子,他们抢女生书包抄女生作业。而我们或许偷偷迷恋着这样的一个男生,或许正在被这样一个男生欺负着。可是我们还是没有经历过爬墙逃课,集体抗议教导主任这样的事,为什么却对这些电影里的情节很有共鸣,大概这些场景都是那时每晚睡前的一丝窃想,都是那个年纪心中躁动的具化和夸大。即使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会相信,电影里演的就是曾经的自己。
有的时候也很容易被一个小小的细节戳中了一下,徐太宇很自然地拿过林真心的书包背到自己肩上,一起去上学时爱德华把胳膊搭在贝拉肩上,操场上打球时彭于晏为了让倪妮一眼看到他故意校服反穿。很多很奇怪很微小的点,就是这样奇怪地打动到我。
90后的青春中一定有几部台湾偶像剧吧,当初看的时候并不觉得怎么样,现在回想起来,台湾偶像剧竟是青春期值得一提的老物件儿。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邪魅霸道其实温柔又脆弱的阿猛,永远冷漠嫌弃其实很爱湘琴的直树和闷骚却好到极致的李大仁感觉都是后来的事了。那时杨丞琳是可爱教主,陈妍希还是个有甜甜酒窝的女二。很多很多记不清名字记不清剧情,但和朋友无意提起某一个情节,还是会激动地喊是啊是啊。那些年和少女时代就依旧是曾经看过的台湾偶像剧的血统,所以会被触动,会想起迷恋过的偶像剧男主和做过的梦。
写来写去,其实无关爱情,原来只是有关青春期的回忆。那时认为很重要的、过不去的,不过是现在回想起时嘴角的微微上扬。那时称兄道弟、无话不谈的,见面不过一句好久不见。其实我也是想念了,想念那个兜兜转转的坏男孩,想念那些燥热汗腻的午后,想念公园潮潮的不语牵手,想念笑声爽朗的大哥哥,想念那个放肆笑放肆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