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在古代,这该是一个才智之士的信仰,而且文臣比起武将,往往更恪守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所以在三国那个绽放人性光辉的时代,文臣都极少易主,吕布帐下陈宫、袁绍手下沮授、田丰,虽然未得其主,但直到最后,也没有动过换老板的念头。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在三国顶级腹黑男贾诩的人生哲学里,从来就不考虑什么忠贞不渝。主公不听忠言,那我就缄口不言。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谁要利于行?让他幸福地死吧。等到大难临头的时候,贾诩一定是溜的最快的。贾诩一生换了四任主子,官却越做越大,一直做到管辖全国军事的太尉,七十七岁寿终正寝,比荀彧、崔琰这些正人君子结局好得太多太多。
知道贾诩的人,即使不认同他的处世方式,也不得不从心里要夸夸他:这家伙可真是个“聪明”人。但在传统史书中,他的形象非常不好。裴松之在给《三国志》的注中就说,贾诩是什么人,能和荀彧、荀攸并列一卷?他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荀攸和贾诩为人一比,就像莹莹烛火,怎么比得上皎皎月光品质高洁?可见后世对其鄙视。
但是事实上,贾诩这样的人无论在哪,即使到现在,也会很有市场,在哪里都吃得开。
1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人,察举孝廉入仕,后来也就隶属董卓。他比曹操还要大八岁,在后来曹操的谋士中,算是年龄稍长的一位。
董卓被王允设计诛杀之后,他手下的西凉将领乱做一团,李傕、郭汜、张济等全无主意,打算散伙,回家卖红薯算了。
贾诩这时站了出来:“长安传来消息,朝廷商议杀尽凉州人。诸位现在散伙独行,就算一个十里亭长,也能抓你。不如收拾西凉旧部,转攻长安,为董公报仇。成,咱们奉国家以征天下,不成,有军权在手,也不会坏到哪去。”
一句话,坑害了一城人。这话深深戳中李傕郭汜的痛点。他们深知,没了兵权,自己什么也不是,与其自去羽翼,不如抱作一团。于是西凉军重新集结,十余万人,攻入长安。
史载,“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诛杀卓者,尸王允于市。”这一切皆拜贾诩所赐,李傕郭汜也对他另眼相看,拜为尚书。
这么看,他的行径就是一个国贼的帮凶。但是不好意思,贾诩冷眼观世,把自己洗的很白,他不但匡扶救世,尽力帮助汉献帝,还劝谏李傕郭汜,体恤民生,完全一副救世扶危的忠臣形象。
他还用重礼贿赂李傕手下那些和西凉勾结的羌族将领,劝说他们回去,不要伤害百姓,导致李傕势力大大削弱。没过多久,李傕郭汜哥俩自己打开了,长安再次陷入混乱。
贾诩心里明白,李傕郭汜的行径,迟早要引起公愤,被当做众矢之的,所以不久之后,他就遁走华阴,躲开了风口浪尖,又接连选了段煨和张绣两任主公,换主子简直比翻书还快。
2
人都说,智者审于量主。
贾诩却从中央逃到地方,接连做了两个小军阀的幕僚,越老越倒退了。
公元197年,高卧隆中的少年正在抱膝长啸,周郎也以弱冠之龄随孙策平定江东,而他,已经五十岁了。这世界终将属于年轻人的天下,而他,可能也会在宛城了此残生,岂不是浪费他可比张良陈平的济世之才?
贾诩却不着急,他比任何人都务实。做谋士,咱就尽力,当时张绣和刘表联盟,抵挡曹军,眼看不是对手,曹操却突然撤退。贾诩就说,不能追击,追则必败。
张绣急着出一口恶气,哪管得了这么多?于是亲自追击,却只落得个灰头土脸回来。
张绣无颜面见军师,贾诩却说,现在收拾残兵,再回去追,一定大胜。张绣瞪大了眼睛:你是认真的?都这样惨兮兮的了,还回去讨打?
不过小地方的好处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旦成为业务骨干,老板信任有加。于是张绣真信了去追,这一次把曹军打的丢盔卸甲,辎重粮草都不要了,张绣全胜而回。
幸福来得太突然,张绣表示,我都不知道是咋赢的。贾诩笑了:“我也是通过一些表象看出来的。曹公占了上风,却突然撤走,必然是因为许昌有事,但是以曹公用兵,撤退也会布置精甲劲弩于其后,故不能胜。解除危险之后,敌人没有了顾虑,必然以轻骑全速撤退,老弱辎重都丢在后面,所以大胜。”把张绣听得一愣一愣的,只有叹服。
3
张绣对军师佩服的五体投地,简直以为他无所不晓,要成神了。然而第二年曹军卷土重来,张绣拜神,希望神想个主意,咱这次再来场大胜!
神说,对不起,办不到。咱们投降吧。
张绣又愣了,眼前的人是那么陌生,这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军师吗?
是的,这次神也不好使了。张绣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听从贾诩的话,曹操对他们两个人都很好,封官进爵。
对张绣的嫂嫂也很好。也不知哪一天,曹公酒后起意,抚须问道:“此城中有妓女否?”相关部门立刻物色一个美女,琴色双绝。只不过,这是张绣的嫂子邹氏,平日里张绣本人都对她很敬重呢。
曹操似乎对别人家的熟妇有着莫名的兴趣,少年时偷人家新娘子,老了占有别人家嫂嫂。张绣心里当然愤怒,只能去求教贾诩:军师,你怎么看?
贾诩鼓动主公:嫂子被人抢去了,咱们要是什么都不做,那还算爷们儿吗!
于是贾诩设计,让勇士胡车儿偷走曹操中军护卫典韦的武器,半夜悄悄四面合围曹操大帐。曹操夜半梦中惊醒,四面不闻琴瑟合鸣,但闻兵戈相交、烈马长嘶,狼狈逃走,此役,曹操失去了侄子曹安民、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遭遇迎头痛击,也让他从暂时的胜利中清醒过来。
张绣算是把曹操得罪完了,准备找一条粗壮有力的大腿依靠,于是和袁绍眉来眼去。贾诩却擅自替主公做了决定,当场回绝袁绍使节,连这条后路也不给主公留。
张绣心想,这下可是一条后路都不留了,今后还在朋友圈怎么混?贾诩说,放心好了,曹公的心思我清楚,不会难为将军的。
一切都在贾诩的算计之下。
曹操的势力不如袁绍,有一支生力军来降,有如雪中送炭,外送一个超一流谋士,对曹操很珍贵。况且,曹操有一种强者心态。贾诩这一计,把曹操打痛了,打的清醒了,也让曹操对贾诩另眼相待,如果换成袁绍,如果有人这样得罪他,肯定愤愤难平,但曹操认得清局势,他看得是更长远的以后,他要用宽容大度的姿态告诉世人:我曹孟德连杀子仇人都可以宽容,只有有能力、有手段,尽管来投奔。
4
张绣结局似乎不太好,赤壁之战前就去世了,贾诩却是舒舒服服地走向了人生巅峰。他和立过大功的许攸形成鲜明对比。
曹操官渡之战,实际胜利的非常惊险,眼看就要断粮,没有许攸泄露情报,只怕还要僵持。于是许攸天天把功劳挂在嘴边:曹阿瞒!你没有我,今天如得了邺城这城门吗!曹操只好陪笑,您说得对,您太厉害了。心里有一万头神兽奔腾。
后来许攸整天开着高音喇叭全图嘲讽:曹阿瞒!没有我,你进得了这邺城城门吗!可惜曹操手下的护卫许褚是个莽夫,这个暴脾气噌一下就上来了,上去一刀就剁下了许攸的脑袋,曹操非常生气:哎呀呀,我们怎么能这么对待恩人!赏了许褚几十军棍了事。
立过大功的身首异处,曾经是仇人却受到重用。反差之下,高下立判,这就是贾诩,从不把自己逼向绝路,人生处处是宽阔大道。
可想而知,贾诩如果整天说,我曾经把老板打得多惨多惨,一定死的很难看。贾诩也深知,自己和曹操的微妙关系,遇事也不点透,让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开口还真不容易。赤壁之战前,贾诩建议曹操在荆州站稳脚跟,追杀刘备,不再讨伐孙权,曹操不听,贾诩也不再说话;曹操问贾诩,谁可以立为后嗣,贾诩很久都不说话,半晌才说:“刚才在想事情,所以没有立刻开口。”
曹操问他在想什么,他说:“在想刘表、袁绍父子。”
贾诩实在是太会做人了。他官职不小,却让皇上很放心,多养病,少说话,别人来问,我再回答,把自己择的干干净净。正是“大隐隐于朝廷。”在立嗣的问题上,也不表明立场,只不过告诉曹丕:不争就是最好的争。最终避免了杨修式的下场。他是活的很轻松的那类人,不用像诸葛亮那么有信仰,有执念,苦熬心力,也不像荀彧那样有理想,有自己的底线,他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知天命,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