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询问了豆豆老师怎样加强语文老师的自我修养?豆豆老师毫不犹豫地说:“把能找到的于永正老师的所有书籍论文拿来读读”。源于豆豆老师坚定,况且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也是名扬全国,我当即在网上买下了于老师的所有书籍。利用空闲时间,读完了第一本《儿童的语文》,每读一篇犹如发现了一座宝矿,里面蕴藏着巨大的财富。读到深刻处,他能引导自己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目的;读到欢快幽默处,自己在房间暗自傻笑,仿佛就坐在于老师的课堂上;读到自己与于老师默契处,心中暗喜,增添了不少信心。他的很多观点和做法为解决当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在于老师身上总能看到一种“实”的精神,“实”就是实打实地教学生,就是更接近儿童的心理,语文教学和教育的本质,就是着眼于儿童的成长,一点一滴的积累。
在日常教学中,于老师非常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他自己本身是书法爱好者,在学生时代深受老师的影响,培养了对书法的爱好。学生写必须下真功夫和实功夫,先要描红,仿影,然后临摹,而且不能间断,必须要有日日不断之功。如果能坚持,写字不光是技能,更具有德育和美育的功能。练字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一个好字,字的每个部分都有比例要求,不用心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汉字本身是大多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非常形象,和图画一样。把字写好了,象形的味道才会出来,图画的优美才能出来,自然而然,汉字的意思也很容易感悟出来。古人字如其人的说法是完全有道理的。老师教得扎实,指导得扎实,学生练得扎实,何愁不出效果。
读也需要教得实一点儿。于老师上课前一定得把课文反复朗读,读得顺当了,读得有感觉了才敢进课堂。不读文章,不能感受到文字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就拿我们平时读文章,一遍看不懂,需要看第二遍,反复看才能更明白,这个过程必须要读者亲身体验。体验是很难传递的,平常自己在教学中,总以自己的读代替学生的读,自己的感悟代替学生的读,实在有越俎代庖之嫌。朗读和默读又不同,朗读更强调综合能力,它意味着需要将理解和感悟转化为声音,是属于再创造的过程。如果学生朗读到位了,理解情感,主旨就不在话下了。让学生读,大量的朗读才能培养语言的感觉,即语感。平常那些朗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写作能力也很差,终究还是读少了。除了朗读,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很遗憾,我们的学生是越来越不喜欢看书了,网络的快速发展,让学生沉迷在电视和手机很难抽身出来,形形色色的诱惑让他们与书籍越来越远。于老师也讲述了自己看书的经历,更例举了大量的事实证明:看课外书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大有好处。阅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语言的表达逻辑。这种逻辑很难传递,如果语文课堂上过多地分析表法的逻辑,学生很容易犯困。过多地分析很容易摧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任何文章如果单独拿几段拿出来分反复分析,味同嚼蜡。阅读也是无法代劳的,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像于老师巧妙地把书籍推荐给学生真是令人佩服。
读多了就想写了,写作先要触动和积淀。学生看见了,感悟了,思考了,才有写的冲动。简而言之,是需要有一个情景。我实在很反感学生背作文,这样学作文,学生往往无病呻吟,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文章读起来没有个性没有味道,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背一些经典的文章,古诗文确实对学生培养语感,积累文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白居易也曾说:文章合而时而做,诗歌合为事而做,可见古人写文章也是需要以现实为依托。于老师教学生写文章,总喜欢创设一个情景。这个情景可以是一盆花,一个生活事例,一件小玩具,一点触动,他似乎更了解写作的灵感来源于何处。在生活之中,他处处能发现写作的素材,这种想法是极好的。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他不仅教学生写作文,观察生活,还自己写下水文。我也是半年前才知道下水文这个概念。按照于老师的说法:学生下水之前,自己先得下水探探深浅,才知道文章难在哪里。此法确实有用,前段时间要学生写柳树,自己写了一篇下水文,从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动觉来写柳树,为了让柳树形象更加饱满,在写柳树与自己的情感和柳树的文化。出示之后,学生赞叹不绝,慢慢地他们也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桂树。因为下课叫学生观察了,这次作文完成得很好。当前教学为什么要提倡情景教学,我想正是明白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果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谁还有兴趣学呢?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说明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在生活中对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能力。不过人文性确没有具体的概念,毕竟人文精神只可以熏陶,很难传递。首先是教材上的课文,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精神以及意志品质的感染和熏陶。但是,这样的影响始终不够形象。从于老师身上,我慢慢意识到,教师的自身的人文修养才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好的榜样。于老师认为儿童的语文说明我们得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文,一个是儿童。于老师上课幽默,总是面带微笑,他的微笑也具有很多重意义。比如,课堂上有位学生在写作时玩橡皮擦,把橡皮绕着作文本拐弯。他微笑说道:当心,别开沟里去了。学生马上收起来,他依然微笑地说道:橡皮又没有错,更不是通缉犯,干吗藏起来?再说还要用它呢。他的微笑是教育,含有指导,宽容,仁爱,尊重多重意义,幽默的更是能够贴近儿童的耐心,小孩子往往很诙谐幽默。陶行知说:孩子如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慷慨;他失手打碎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母亲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打,连在梦里也会有被法西斯追打的恐怖;他写字没有双圈。仿佛是候选总统一样的失意。可见人文性先要懂人,懂孩子。于老师自己爱看书,爱写文章,爱写书法,爱京剧,爱生活,还有比什么能比他更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也无需重复。能够把握语文学习的根本,像于老师那样实打实的教学生看似朴实无华,但是长久这样去熏学生,语文能力何愁不能提高?按照这样的方式,提高的何止是语文能力,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所学非所用是一种极大的痛苦,我们往往把语文学习局限于教材,却忽视了生活中的语文,小事中的语文,老师自身也是语文。于老师教学是儿童的语文看似小,实则大,教材只是语文学习的例子。只要留心,处处皆语文。
于老师虽逝,但是于老师的遗风和音容笑貌都完好地保存在他的书中。老子云:大巧若拙,于老师朴实无华的语文教学实乃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