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但是一个企业有了人才,就一定能干好事吗?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当你与你的手下人,沟通交流,出现障碍的时候,你做为领导是不是有一种抱着金子但是无处发力的感觉,要知道再厉害的人才,那也要用起来才有用啊,不利用起来,在牛逼的人也是负资产。
那么做为企业的领导者,如何找到正确的方法与下属沟通交流,就显得特别的关键。
要知道一件事情,都是由无数个人来进行优势互补,最终做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沟通,就成了衡量一件事情能否高效达成的关键因素。
——1——
我有一个亲戚,自己开了一家公司,请了一个在行业内很厉害的小伙子来做厂长,负责工厂的生产管理,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在行业内很厉害的小伙子,在我亲戚的公司很多事情就是处理得不好,期望的效果也达不到,亲戚也一直为这个问题而苦恼。
直到有一次我这个亲戚,他老家来了一个外甥,跑到这边来投靠他,想找点事情做。
自家人,当然第一时间就把他分配给了新来的厂长做助手,想学点东西,谁知道才过来两天,这个外甥就来告状了,说这个厂长表达很有问题,自己和他根本没有办法交流,他所说的和要我们做的事情完全不搭边,要求换地方。
这时候,我亲戚心中突然一个咯噔,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是不是因为大家沟通不畅最后造成整体预期效果不强呢?
随之,我亲戚就和这个年轻的厂长,还有各车间的科长一起进行了沟通,最后才发现,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大家沟通不到位造成的。
比如这个厂长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之前在自己老家那边的工厂,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换到另一个地方,沟通就有了障碍。
第二我亲戚说话比较简洁,很多时候,他的表达不到位,但是这个厂长认为自己已经领悟了,结果两者之间产生了偏差,这样形成的效果,自然就不是特别理想。
最终,我亲戚在沟通上进行了改进,制定出一整套的沟通流程,上下沟通无碍,最终企业的效率和效果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沟通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自己的有效沟通能力呢。
——2——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理解自己要表诉的主要内容,我们首先要懂得使用一些辅助手段。
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对方。
那么在此之前做一个提纲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1)、避免偏离主题,最终造成沟通范围跑的太偏。(2)、有一个整体的思路,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遗漏而产生沟通不到位的情况。
我们去参加一些培训也好、讲座也好,主讲人事先都会做一些PPT,做为自己演讲的逻辑指导,只有这样在实际的演讲中,谈论的话题,也才会因为这个PPT绕回来。
那么我们老板,在和下属沟通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预先给自己准备一份提纲呢,这样有目的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那么你和下属的沟通,是不是就显得十分有效呢?
——3——
在沟通的时候,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胜心,而意气用事一定要决出胜负。
我们都知道,沟通最大的忌讳就是心急气躁,有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们,被自己个人的好胜心、或者心情影响到了。
在沟通的时候,往往带着情绪在沟通,这样的情况往往会造成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大家带着情绪和好胜心,最终都在争吵,哪里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情侣也好,家人也好,在吵架的时候,基本等同于不可理喻,而当你做为一个领导带着情绪在和下属沟通的时候,试问你有怎么能够沟通出好的结果呢?
永远记住,心平气和,才是沟通成功的必要条件。
——4——
在沟通中一定要有角色互换的心态,每个人的思想、学历认知水平不一样,沟通的方法自然有不同。
我们都明白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学历、经历、地区不同,那么行为习惯,接受问题的方法思维也不同,我们试着联想一下当一个稳重实在的工科男和具有天马行空思维的文科男在一起,他们很难撩到一块去,为什么,思想不在一条线上,根本不触电。
所以当领导在沟通中,一定要关注手下的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这样的话,你做出来的效果才是直接有效,而照顾到每一个人的举动也必将让你在沟通中占据主导位置。
沟通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只有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的积累,才能真正的找到沟通的秘诀,这样的沟通才是最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