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46,10-8-1,万章章句下8-1》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今天是丁酉年己酉月甲子日,八月十五,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今日中秋节。
这一章谈了一个大问题:论学取友。
论学取友这个问题是多大的一个问题呢?专家级。《学记》上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七年之学能够达到的成就就是论学取友!一万小时定律对应的年限就是七年。这绝非小问题,亦非简单的问题,绝对是大问题,而且是不简单的大问题。
这一章只用上下两节的篇幅,讲这么大一个问题,用的方法就是直接陈述。全是干货。所以,这一章的内容和方法,弥足珍贵。
孟子教万章说,人为什么要学习并提升自身修养?因为个人修养好比是一个接收器,这个接收器的功率越大,接收到的信息就越大。极端情况是,没有接收器,那么,外面有再多好事跟你都没关系。
孟子将朋友的层次划分为三个大小不同的范围,一乡的俊杰,一国的俊杰,天下的俊杰。而这三个层次,能交到哪一个层次,决定性因素在自身,是由自身的素质决定的,也就是说,素质虽是软性因素,却是硬性条件。它是硬件,可以升级的硬件。
一乡之善士,好比小灵通,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通话。一国之善士,好比局域网,范围扩大了不少,局限性也很明显。天下之善士,好比模拟技术时代的大哥大,通全国。
《人物志》对此有清醒的定位:一乡之善士看不出一国之善士厉害在哪儿,一国之善士也不可能体察天下之善士的境界。
这个道理很好懂,小圈儿是套不住大圈儿的。
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不是小大的问题,而是混沌无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最可怕也最可怜。小大只是分量问题,不足为意,因为分量之前和之上又有精纯可论,我常以十足金作喻即是此理,分量小不可怕,分量小也要振奋精神,为什么?因为分量再小,却可以追求真,做真金也是价值,所以,有人拿"尧舜万金,孔子九千金"问王阳明,王阳明说的也是精纯为尚,圣人才是重点,别忘了,他们都是圣人,你先做到圣人再论斤两吧。徒事口舌辩论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强以己之不知议论只能落得竹篮打水贻笑大方。
曾国藩的人格为当今世人所重,他的蜕变起步于京城。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他本是狂傲的人,年轻时话多好辩也能吵,这股劲儿顶着他进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孔子赞赏的质朴,虽然粗野但有锐气,稍加裁剪就是栋梁。曾国藩上学时为了戒烟而改名为"涤生",洗涤旧我,焕发新生,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在勇猛非同寻常。日后作为湘军统帅,招募将帅兵卒均以质朴乡气为重,这跟他本人的成长历程不无关系,他深刻了解何者促发真正的力量,何者容易颓废为玩物丧志的文病。从他的历程来看,省城的俊杰并没有触发转变之机,直到他考上翰林院当了一名京官,开始接触到天下之善士之后,曾国藩启动了蜕变模式。这绝非偶然,而是感发之力的作用。他的京城朋友都是国士,他的境界受到刺激是分分钟的事。论学取友为什么在儒家作为关键环节和决定因素提出来?为什么?曾国藩作为近代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圣人",于今不远,为今天的中国人作出了杰出的范例。
曹操曾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今人亦言"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人二字的关键在于要有气概顶起来,就是曾国藩在《挺经》中提出来的第一条:挺身入局的气概。南老有一句话:"一为文人,便不足观",我反反复复想,反反复复思,结合孟子的天下之友论,明白了。师父说,正气拔起来,邪气自消,关键在拔正气,用力用到拔正气上,不需要分兵斗邪气,徐文兵老师说围三缺一放他出去,关键也在拔正气。拔正气的关键呢,又在扩充心量,要广大胸襟。胸襟不开,匹夫而已。胸襟开了,即使不是英雄,至少识英雄敬英雄,也是条好汉了。
论学取友,关键在提高自身素质,这是硬件,是限制性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性因素。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