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64 2016-6-8
学生有三怕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S点评:怕就是因为,学不好。
思路:
说到奥数,我就有这样两段经历:
小学时候被老师推荐去学奥数,参加比赛获得年级第二;后来每周末被押着去上课,充满抵触,在校内培训时被刷下来;
初中再次被推荐去考试,这次全校第二;后来又因为不爽周末上课,心不在焉地学习,在复试时被刷下来;
三年后,两个和我一起学奥数的同学聚众打架,其中一人被刑拘;奥数老师癌症不治身亡……
哈哈哈哈我决不能在高考作文里这样写!那就说说自己的现状吧!
昨晚读了《六个可以让你更强大的残酷真相》,有一些启发,结合自己的现状,思考如下——
不安的周一
每到周一我就有些惶恐不安:我做的事情完成的怎么样?领导怎么看?今天会不会突然安排一些事情?我搞不定怎么办?......
畏惧,来源于做不好事情
自己找了一下原因:我之所以对星期一有一种畏惧,是因为我不知道这一周公司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会有什么样的任务交到我手中?
而我自己清楚:其实很多事情,我都不会做,或者做不好;我的上司也不会手把手教我怎么做,一切都靠自己摸索。
想到这些,心里免不了会发怵。
“但是我什么都不擅长!”我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而因为畏惧和不安,让我一度忘记了《学习之道》里面提到的方法:如果你尝试反复练习任何一件事情,你就可以擅长此事。
10000小时天才定律
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我早已耳熟能详;甚至,我对这个观点还有自己的想法:
10000小时不仅仅是指“做了一万个小时”,要不然我们说了那么多年的普通话,为什么我仍然带着浓浓的“川味”?
其实,10000小时指的是:刻意地练习的时间。
当然,不是说每个领域都要练上10000小时:有些领域也许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就能精通,而有些就不仅仅要10000小时了。
我觉作者的重点不是“多少个小时之后能成为专家”,而是:练;持续很长时间的练。
反观自己:我的确有练习。
每周末,我都会找时间坐在咖啡厅,仔细反思这一周以来,我做过的、做成的、没有做好的事情,然后思考如何改进;然后再利用一天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练习。
但观察了三周,几乎没什么进步。
我发现,原因是自己太急于求成,这也想学、那也想学;又练习文案、又练习沟通、又练习结构化写作......
在有限的时间内,什么都做,最后等于没做。
以至于上周,我就干脆什么都不做。
为什么容易急于求成
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收益。我的畏惧心理时刻都在提醒我:你现在坚持的东西完全没有用,你该去做些改变,让进步速度快一点!以便接下来的工作不再那么苦逼。
为此我也怀疑过:自己的坚持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为何我还是觉得很苦逼呢?
S提出了1000天计划,说一个技能先经过三年的训练,才能谈“收益”。
同时,这句话也说明了:在练习的这段时间,必须要继续坚持苦逼的日子。
毕竟刚刚开始起步,我不能奢求什么收益。
“刻意练习”时,克服自己内心的畏惧
怕什么?怕学不好?怕学不会?
10000小时太长了,畏惧心理又在作祟,于是我就时不时的想走捷径。
但反过来说:如果我不试图走一些捷径,也就很难体会什么是“别无选择”。
所以,“怕”是正常的;只要认定方向,别因为“怕”而急于求成。
埋头苦干,坚持下去。至于这样做会不会成功?就看功夫深不深、时间长不长了。
宇枫
20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