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的一位学心理研究的一个朋友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认识你自己麽?”我的回答当然是认识,当时我还纳闷,有谁这么傻,自己也不认识自己麽……朋友又开始提问,“那现在你觉得这个房间里有什么东西你自己觉得比较像的物体呢?”我懒洋洋的环顾四周,“嗯,选好了,就窗台那盆小盆栽吧”朋友又刷刷在纸上记录,写好后又问,“那你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呢?”“噢,有好多呢,喜欢紫色,喜欢吃好吃的,什么啤酒炸鸡,芝士蛋糕,三文鱼刺身,喜欢晴天,喜欢去旅游等等等,哎呀多得数不完。”回答完后,扭头看向我朋友,朋友托了托眼镜,合上了笔记本,说“好啦,我的调查做完了。”我心不在焉的附和了一句,“嗯,恭喜。”
我这朋友经常拿我做调查对象之一,经常会问一些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也都习惯了,不过这次她问完后,突然端坐了起来,拉着我说,“我在你身上发现了一些巨大的问题,而且这很重要。”我被她这种突如其来的认真劲给吓了一跳,“这,咋咋啦这是……?”
“难道你自己没发现?虽然书本上说的话不能说一定标准,但是你,我可是太熟悉了,根据我平时的观察,你原本喜欢的是粉红色,现在是紫色,原本你不太喜欢芝士的,三文鱼也是一般,这些你原本都不怎么感冒的,现在却说喜欢它们了,我在怀疑你是真的自己喜欢它们的麽?还有,家里有这么多东西你不选,就选了个小盆栽,就算你是随随便便选的,那也并非偶然,是你的潜意识在做出选择,在诉说着你自己的本性,小盆栽就说明着你本心思就细腻,想事情比较深入,胆子也不大,也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希望能被细心照料……。”
听完后白了她一眼,“去去去,就你多事,好好完成你的调查去吧,大师~,我休息去了。”说完直径往房里走。
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回忆起朋友刚刚对我说过的话,是啊,这么久以来,自己一直没有换个角度看自己,出发的点都是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别人了解的自己又有多少,然而从未从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待自己,受大环境或者其他人的因素影响,就认为这件事情或者这个人我是不喜欢的,又或者是不对的,但是否有想过自己就真的不喜欢么?就像原本自己喜欢吃巧克力的,但就因为别人说吃多了不好,什么脂肪高,会容易长胖,所以自己觉得吃巧克力不好,但巧克力自己是不是觉得不好呢?没想过,这有点像是盲目的跟随………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自己的良心,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问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否会让自己喜欢呢?而不是问问自己我这样做别人会不会喜欢呢?
这应该是最直接了解自己的方法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