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即便不说话,即便都是亚洲人种,几乎只用一杯咖啡就可以猜测出是否中国人。
大多的韩国人会使用配带的奶和糖;日本人一般不加糖,但会完整的放在一边,不介意回收未开封的配品;中国人也有一部分能够做到上述的状态,但另外几种方式更频繁多见:1.结束用餐之后,将不使用的糖包和奶盒开封,倒入残羹上。。。。。。2.熟练的将小包装放到自己的包包里。。。。。
欧美人的方式会更直接一些,不需要时会在得到咖啡的同时,告诉你可以把糖和奶收回去。
姑且不去探究欧美的文化和意图,仅凭以上两种做法,足以代表国人的两种典型思想。
第一种显然是损人不利己。这其中一部分人因为有过被奸商欺骗的经历,龌蹉的行为对消费者造成了阴影,遂影响到对所有经营者的仇视和不信任,以至于担心店方回收再利用,极端的将不会遭受任何污染的密封品撕毁,并造成浪费;但另有一部分人纯属是素质问题,无论在什么环境处理什么样的事情,方式和决定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不仅不愿为他人着想,甚至有些纣王观蛇噬宫女而大悦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街上两人殴斗,引众人围观品评却无人劝解,有怕摊责任惹麻烦的,更有喜欢看热闹唯恐天下不乱。
第二种方式就是典型的贪便宜心理,是最大众的诟病,却也是最根本的国之大患。
中国人不知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的渴求,还是改革之初吃大锅饭的历史习惯遗留,总是分不清什么是不属于自己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超市经常看到阿姨伯伯们在果蔬架前,扯下长长的塑料袋,娴熟的收入口袋或提包里离去;有次在宜家购物后来到包装区,一位貌似六旬妇人,将为顾客提供的捆绳缠在自己手中已绕成橙子大小一团,看到有其他人等候,才剪断揣入衣兜扬长而去;洗浴之后,常常有女宾(没进过男浴室)抓一把牙刷收进自己的更衣箱;肯德基麦当劳的各种酱汁更是大把的被客人带走,以至于很多从国外回来经营的人,时间久一点会说:“针对中国人不必一味强调质量,他们对价格的认可是和份量挂钩的。”
小百姓小贪,大官员大贪。一国如一宅,众贪如白蚁般上下内外的催击腐蚀,风雨俱露可想而知。
常常想那些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动辄过亿的风云人物们,车房都有国家供给,吃游自有单位赞助,那么多的资产消受得了吗,当财富都转化为数字时,又有多少可以带来真正身心上的享受?
然而贪念会成魔成瘾,就像那些被带走的方糖,粘了融了许久了可能才会被主人想起,其实派不上用场,但不拿手又痒,心有不甘,虽不是自己的口味,带走了却能让为那杯咖啡交付的人民币花的更超值。所以,当大家怒骂狗官的时候,是否看到他们那丑陋的污浊也微缩在自己身旁。若真也手握权势,是否能洁身自好,是否能躲避情色,金钱,阿谀吹捧,意随所愿的诱惑,驱逐上下的瘴气,还官场一份通明。
忽然想起日本受灾之后的场景,发放赈灾食物的场所,井然有序的排着长龙队伍,每个人不急不躁的只拿取够自己使用的份额后,迅速给下一个人让出位子。虽然这与岛国的福利制度有关,但也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理解关心和信任。
汶川地震的新闻里,人们蜂拥争抢白菜等食物的画面一次次揪痛了心,泪流不止,但如换成自己,恐怕也会担心关注度丧失后,赈灾物品在一层层剥削后供不应求,而无暇顾及他人了。
中国的信仰被贪念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被贪念磨灭了,相互的信任被贪念扭曲了,大众的素质被贪念拉扯,与前进的社会形成了反比。
做一只白蚁,亦或出淤泥而不染,给自己一世做个单选。
摘自焕笙柔燃的分身‘焦尾琴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