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羽心理潇铃子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高考了,说父母们不焦虑,不担心,说孩子们没点影响都是不正常的。当家庭中,孩子进入一个被称为特殊阶段(备战高考)的时期会引起家庭整个气氛的变化。这样的变化通常会带来一些紧张的氛围,这个应尽量的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首先作为父母建议做好如下几点:
1、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产生的焦虑情绪影响孩子。焦虑的父母通常会重复的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反复的确认孩子的一些学习相关的准备。这种焦虑很容易就会传递给孩子,所以做父母的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2、检索一下父母自己对高考、分数、就业的概念,因为你们的看法和管带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比如“孩子都是制度的牺牲品”“这分那行啊”“上大学也找不着工作”等一些比较愤青或者片面的想法,尽量不要太过展示,这个是孩子的战场,他有自己的主场,不是你的复制品。
3、作为父母是否准备好了迎接一场你不能控制的竞争。高考所带来的竞争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制度决定的,父母可以干预的少之又少。那么作为父母你是否准备好接纳这样的安排,培养聆听习惯,而不是急于纠正,把这个阶段看成是思考过程而不是结论。
4、只做孩子的顾问,对于别的不要太干涉,特别当建议是出自于父母自己的需要而非孩子的自己的需要时,就憋住。
5、最后一个,父母们可以考虑,你的孩子是作为你的孩子存在,还是允许他也作为他自己而存在。你希望他成为的是你想成为的样子还是他想成为的样子。考虑到这一点也很重要。
其次再来说说父母不要做的事情:
1、过度关心、唠叨,孩子产生逆反。这里使用的心理学原理“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2、规定孩子考多少分,规定考什么大学,很容易提升焦虑水平,容易产生放弃感。
3、对分数少联想(对比以前、联系高考、联系未来都无效)缩小问题,扩大战果。
4、避免太大的变化:考前心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感觉到“和平时不同” 引起的
5、讽刺、威胁、类比。美梦不做白不做,不要嘲笑他。表扬别的孩子往往起不到“激将法”的作用。也不要一味反对与比他差的同学交往。
6、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送孩子上考场。
7、家庭聚会鼓励的就算了,因为集体鼓励=集体压力。鸡汤太浓也是会适得其反的。
8、考试期间不要孩子考得如何、或者提示不离开现场,你的这样的举动,三分钟就能让孩子掉进地狱。
最后,高考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较为激烈竞争机会,应该给他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而作为父母也可能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成长,而非把自己的遗憾和希望都寄托在高考上,这样的期待在这样的社会中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