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豆瓣评分:8.1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工作上出了一个问题,老板找你了解情况,你左说一嘴,右说一嘴,说到一半,结果老板突然来了一句:你在说什么?说清楚一点。
很明显老板嫌你的表达不够清晰,抓不住重点,其实这种清晰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就是逻辑能力。
逻辑能力几乎是一切思考能力的基础,要做到想问题的时候条理清晰,表达问题的时候又言简意赅直抓重点,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讲清楚我们的观点呢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这周要解读的这本书《金字塔原理》。
> 金字塔原理最早是由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咨询师,芭芭拉.明托提出的,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芭芭拉.明托是麦肯锡的第一位女咨询顾问,在她加入麦肯锡之后,公司认为她在写作和表达方面是一把好手,就安排她去帮助那些不善于表达观点的咨询师提升他们这方面的写作能力,结果就在这个过程中,她就逐步发展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原理。现在金字塔原理已经成为麦肯锡公司的标准,甚至成为了咨询业的实际标准,并被众多的国际知名企业、世界名校用来对员工、学生进行培训。
下面我们从三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本书:
第一、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第二、金字塔原理的组织思想方法;
第三、如何让别人对我们分析出来的观点感兴趣。
第一条: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总的来说就是我们组织思想的工具,我们说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这个中心论点又可以由3到7个分论据进行支持,每一个论据他本身又可以成为一个小论点,同样也可以被3到7个论据支持,这样重复往返,就像金字塔一样,所以被称为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应用起来,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结论先行,意思就是表达观点的时候,优先说出结论;
2.每个论点下面的论据不要超过7条,一般而言,4、5条就足够;
3.每一个论点一定要言之有物,有明确的思想。
以上介绍的是金字塔究竟长什么样子,但是显然还不够,因为真正支持金字塔原理能够立起来的是那层层论据,也就是我们为了分析问题而重新组织的思想,那如何组织我们的思想,让他成为一个金字塔结构呢?本书的第二篇讨论的就是组织思想的方法。
第二条、金字塔原理的组织思想方法
有四个逻辑顺序,可供你当做武器来组织思考问题的思路,分别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和逻辑演绎顺序来分析:
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时间发生的前后顺序进行问题的分类;
空间顺序:也就是结构顺序,可以按照区域分,也可以按照部门分;
重要性顺序;
演绎顺序:所谓的演绎顺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段: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上面提到的时间、空间、重要性顺序,它们都可以称为归纳法,也就是把各个论点的相似之处找到集合到一块,比如它们都是按照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或者都是重要性的关系,把它们进行汇总。
演绎顺序属于归纳法之外,推理案例比如: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结论就是苏格拉底会死。
有了这四个方法,我们在思考问题组织观点的时候就方便了很多,我们有一个观点想让别人理解的时候,就可以把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用时间空间或重要性的顺序进行整理,因为这样,别人听起来就非常清晰。
>也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暂时还没有得出一个结论,但脑子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线索,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没关系,你依然可以用前面提到的四个方法,把你头脑中各种线索关系梳理一下,看看他们用哪种方式可以把头脑中的信息串联起来,帮助自己推导出一个结论,所以组织思想的四个逻辑顺序,我们既可以用自上而下的形式,也就是先有上层的结论,然后再梳理下层的论据,可以用自下而上的形式,先把下面各种想法列出来,然后找关系,总结出上层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按照那个结构顺序找出来的论据,都有一个很高的要求,那就是看看这个论据是否符合**MECE法则,这个法则是说,每一个论点下面,支撑的论据都应当彼此相互独立又完全穷尽的,也就是说你的论据不遗漏、不重叠、不做无用功,这样的论证才是清晰的。
第三条、如何让别人对我们分析出来的观点感兴趣
我们通过金字塔原理的方法,把思想组织的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结论和分析,可是别人会不会对你的分析感兴趣,人家愿不愿意听呢?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本书的第三部分讨论的就是如何让别人对你的观点感兴趣。
这点特别重要,因为我们表达观点想要影响别人,首先要让别人对你的观点感兴趣,
针对这一点,作者提出了SCQ法。
- S 指背景(Situation):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你向对方提出观点或要求时,提供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背景信息;
2.C 指冲突(Complication):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一个问题能否吸引别人的关键在于冲突设计。
3.Q 指疑问(Question):读者产生了什么疑惑,产生了疑惑,才能让别人感兴趣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