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十月革命节(1)
1960年的十月革命节留下了印象,那时上一年级,老师领我们去人民电影院看电影《以革命的名义》,内容是十月革命后,两个流浪儿兄弟瓦夏和彼加被苏维埃政府收养,配合契卡(肃反委员会)抓敌对分子。剧中出现了列宁和捷尔任斯基。好多单位都包场观看,一是为了过这个重要节日,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另有含义,因为影片台词中有一句“以革命的名义告诉人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大概是列宁说的。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警语名句。
许多人看了电影,都说我长得像剧中人物流浪儿弟弟彼加,多年后才知道这不是苏联电影,是八一厂拍的,演员是中央话剧团的演员,弟弟是一个叫方掬芬的女演员扮演,于是之出演捷尔任斯基。
电影散场,老师一路给我们讲十月革命节是怎么回事儿,老师叫任瑞巧,喜欢把辫子盘成双环,那种发型叫娜达莎式,她也喜欢穿布拉吉照相,相片被并州东路商场门口的照相馆选作样品摆在橱窗里好久。
老师告诉我们,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们非常幸福,是我们的老大哥,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常说唱一首童谣,其中一句是“苏联老大哥,都坐小卧车”,再听老师这么一讲,很羡慕。
走过五一广场,老师指给我们看西南角的列宁斯大林的巨幅画像,画像旁边,并州饭店围墙上挂着大型标语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大团结万岁!广场东南角马恩画像旁边的标语是——中苏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谊万岁!标语底下一行是标注的汉语拼音,我们刚学完汉语拼音,在老师带领下,把标语上的汉字都背会了。(那时,刚推行汉语拼音,父母也在学,有些发音还要求教我,但他们的四川口音太顽固,错误的读法纠正不过来。)
当时,一般平民并不知道,中苏蜜月不复存在,破裂已不可避免了,苏联援华专家正在撤离。
记忆中的十月革命节(2)
1962年的十月革命节,《中国少年报》用整版的篇幅讲十月革命的史话,我知道了为什么节日这天不是十月而是十一月,知道了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成立了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推翻的是临时政府。
那一年夏,台湾老蒋叫嚣反攻大陆,《中国少年报》小灵通栏目报道说,赫鲁晓夫警告美蒋不要以卵击石;那一年秋,加勒比海危机发作,赫鲁晓夫在社会主义的前哨古巴布署了指向美国的导弹,让我们对苏联敬佩感激不已。所以,到了十月革命节,就像是自己的节日。
不料,期末考试的一件事却让我茫然好久。三年级以上考时事知识,优秀的试卷要贴在学校公告栏。有个高我一届四年级的学生叫欧阳歌书的,他的卷子优秀,但我吃惊地发现,在回答赫鲁晓夫是好人坏人一题中,他的答案是“坏人”。我们把疑问反映给老师,老师叫雷英,笑而不答。这很纳闷儿,好多单位还挂着我们的领袖和赫并肩而坐,相视而笑的那张照片,全然不知他俩早已貌合神离。
长大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关于中苏矛盾的内部文件只传达到十七级以上干部。中苏撕破脸,公开论战是半年以后的事儿。那么这个欧阳是怎么先知先觉的?又从哪里来的勇气摈弃“赫是好人”的标准答案?欧阳的妹妹是我的高中同学,前几年去世了,他从美国回来送葬。我竟然从完全忘却的往事中复忆起这桩事,但没有机会问清楚。
20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