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了鲁迅的《故乡》,有点断章取义的感觉,感悟颇深,亦没有想到,小时候的文章,此刻才懂其中的深意。人的选择都在一念之间,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再去想另一种生活会怎么样,有些人过的很抑郁不就是这样吗?过着现在的生活,后悔着现在的选择。
先来说说我自己吧,2015年大学毕业,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在杭州上班。其实说实话,比起家里是小县城去大城市打拼,我跨的城市级别并没有那么大,虽然温州的发展机会也多,但是相对于杭州而言,杭州的机遇更大。思念家人的情节并没有那么明显,比起那些跨越大半个地球的,两个半小时的高铁路程也不算是远的。我想如果我回家了,我大概就是在家门口找一个工作,工资可以不用太高,但是足够安稳轻松,也能养活自己。但我知道,如果就这样的话,我并不会有所成长。反而会局限于那么一亩三分地,一辈子平凡无奇,碌碌无为。父母辈的人会帮忙介绍男孩子,爸妈会催着结婚,然后买房结婚生娃。然后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然而我的内心绝对是一匹小野马,完全接受不了上面的活法。在我看来失去了人生最有乐趣两件事:1.谈恋爱;2.赚钱。于是我选择一个人生活,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再苦再累依旧以漂亮的姿态向他们证明我可以,我有能力。
当看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时就在感叹,小学思想品德书上的文章讲的就是这里,发现自己突然离儿时遥不可及的世界那么的近。即使有一天不得不回去,也还是会感谢曾经有这样一段经历吧。毕竟,还年轻,至少让我看看这个世界到底在折腾些啥。
一位朋友,在一座三线城市上大学,毕业后迅速的回了老家,甚至毕业工作后再也没出来过。她和我说,她总是能听到别人说什么北上广,可是她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她与北京的一位老同学联系,从那位同学口中听到了“互联网+”、“大数据”等等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很多她闻所未闻的词汇,她慌了,也发现了与别人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能力上的,而是视野与思想上的差距。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她辞去了小县城中安稳的工作,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去了北京。那座大城市,对她来说是陌生的,也是一种挑战,前前后后投了十几份简历,终于得到了工作。一切看着很顺利,都往正常的轨道发展。但是工作过程中,她也面临了很多问题,沟通、人际交往,还有高强度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了小城市的安逸,她在短时间内也无法适应这样的节奏。
不是吃苦,而是吃苦后仍看不到希望吧。于是乎,她动摇了,她不知道自己千里迢迢来北京到底得到了什么。就在她最迷茫的时候,家里人告诉她,有一份不错的相对稳定的工作,可以回去试一试。她回想了自己在北京这几个月的时间,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融入都这个城市,城市那么大,而自己确是微不足道的。于是,她回到了家乡。在那个小县城,踏踏实实的上着班,结果依然是未知。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曾纠结过、迷茫过,焦虑过。工作上的不顺心,父母的催促,都如同一堵不透风的墙。我想到了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后面一句话是“游必有方”,我想我应该顺从自己的内心,留在这里。但是对于回家工作和在外打拼,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同样是去大城市打拼,却是不同的结局,去大城市有去大城市的优势,留在小城市也有留在小城市的好处,具体还要看自己适合哪里。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去大城市发展,什么样的人又适合留在小城市呢?
1、看城市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保守还是开放,直接影响着它对外来者的接纳程度。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在各个行业都会对外来人员敞开大门,而相对保守些的城市本土化思想就会多些,在某些行业的用人上就会倾向于本地人。特别是国营企业,几乎每个城市的国营企业都倾向于用本地人。如果毕业生希望进国企单位,最好选择去自己的家乡就业。
2、看城市经济结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它决定了这座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而且每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不会轻易改变。比如杭州的旅游业在经济结构中历来处于重心地位,所以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那么这类人才在这里的发展机会就比较多。
3、看城市发展状况。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经济越发达竞争就会越激烈,所以那些喜欢挑战,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比较适合去大城市,反之,去一些竞争压力较小的中小城市比较好。
不同性格适合在不同地方发展
如果你的性格叛逆,个性鲜明,对一切新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折腾变化,常常脑洞大开,无法忍受体制内的条条框框,从小就不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但却在某一方面有着超人的天赋,相信「自己」超过相信「一切其他人」,那么,你适合大城市。
如果你的性格沉稳,待人处事老成,更偏向人情世故,喜欢传统,喜欢怀旧,能在任何的体制内都如鱼得水,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爱好广泛,兴趣众多,但却也没有特别热爱和擅长的,更相信“别人”而不是相信“自己”,那么,你更适合在小城市发展。
从父母角度去分析
1、如果父母尚且不算老,身体健康,有自己的工作,那么建议留在大城市。因为父母并没有老到急切地需要陪伴,现在需要做的是,赚到足够多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在父母真正老去的时候,有够多的时间和能力,去陪伴他们。
2、如果父母是生意人,或者也喜欢变化,那你也应该留在大城市,拥抱变化,创业革新。这应该是你家族的优秀的传承,包括你的父母,肯定也希望你能依靠自己创造事业,而不是回家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做一枚无聊的螺丝钉。
3、如果父母是即将退休的工薪阶层,或者身体不好,也许应该考虑一下回家,或者,离家近些。他们所需要的远不仅仅是物质与金钱,还需要最亲近的人的陪伴。所以,如果父母也有这种不安,就需要多陪伴他们。
4、如果家庭特别富裕,是一个富二代,那选择权完全在于个人。可以回家继承父母的事业,享受富裕带来的美好青春;也可以去大城市中,和那些普通的年轻人一起竞争奋斗。
在大城市就业的四大优势
1、就业机会多。一线城市发展配套设施齐全,聚集了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有相当多的岗位空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择业,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2、工资待遇高。专业相同、能力相当的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就业,工资的水平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大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基本工资会比一些中小城市高出不少。
3、个人进步快。大城市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最先接触先进的技术、管理知识,能够紧跟或超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也能让人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4、拥有很高的创业成功率,创业空间广阔。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当今社会专业化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不是多面手,它的运作需要多个行业的配合,这时,有能力、有特长、专业化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事业,成立自己的公司、个人工作室,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以不同的创业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选择中小城市企业的三大理由
1、二三线城市自主空间较大。坚守还是离开,一看市场,二看竞争程度,三看个人能力和发展方向,四看自主空间。如果前三点都不是问题,建议多关注自主空间。一线城市机会多、发展快,但竞争也是最激烈、残酷的,尤其在大公司中每个人都是小小零部件,自主发挥的空间受限,不利于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如今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更需要人才,有很大的业绩发展空间,所以在发展机会和待遇相同的情况下,去二、三线城市会更好。
2、生活质量可能更高。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虽然工资较之北京、上海等地区从数量上看要少一些,但相比大城市的高消费高支出,在中小城市用更少的钱能享受更高质量的。
3、城市文化更突出。所有的巨型城市都开始趋同化,比如几乎所有因为思念老北京而回到北京的人都会失望,因为“老北京的韵味”已经消失了。相反,二线城市可能保留了更多的城市韵味。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中小城市就业,出台了很多鼓励与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在任何一个不是故乡的他乡,我们拼尽全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那个未来。我们遭遇贫穷、经受背叛、品尝失望,慢慢变成成熟的、物质的、功利的社会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学会生活,学会自立,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才能更加坚强,更加执着,一步一步走向丰饶的自己。我很庆幸我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共勉。
25-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