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写一篇微信端的商业软文,主要是希望说说产品/推推促销/搞搞活动,然后:
有不少公司新媒体编辑在写商业软文时,喜欢在文章篇首就开始说产品优势,洋洋洒洒下来,阅读量却只占字数的零头。
那么,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的读完你的商业软文?
实际上,读软文与上门推销有着共通的地方:想象一位陌生的推销员敲开你的房门,开口就是自家产品的优势,大概率会迎来你礼貌的一句谢谢,并送上闭门羹一碗。
这个例子的背后,是信息传递的氛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开门见山都只适用于目的明确的谈判。
本期我们用实际案例,为大家实践一套公认有效的写作逻辑——SCQA,并且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总结出了对应的写作模板,适合大家理解并且快速模仿、使用。
SCQA
常用且好用的写作逻辑
基本概念如下:
举个常见的例子:
五类商业文章模板
▶ 常用耗材类产品推荐
S:以幽默俗语切入场景,引发用户阅读兴趣。(建议:情景切入的目的是拉近用户距离,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由产品往上倒推到实验室常见场景,拉近用户距离,下文转折也不会突兀。)
C:回归场景,展示与理想存在的冲突矛盾,一条条实际问题很能引起用户关注,突出用户需求,保持注意力。
Q:提出问题,如何破局,随之给出答案。(建议:问题的提出必须要根据冲突的逻辑提出,留意不要变成纯粹的标题党。)
A:产品介绍,如何解决 Q 问题。
Tips:
对试剂耗材类等产品进行商业推广的文案,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提出问题,发现冲突,回归场景,逆序思考。
关键点在提出问题,客户需要与产品/ 技术等相关人员沟通,明白产品要解决的问题,对竞品的优势。
▶ 服务类产品推荐
S:通过数据、案例、图表等介绍单细胞技术和空间转录组的重要性,用事实讲清楚要推荐的技术服务的背景以及好处。
C:回归实际场景,表明真实情况和理想之间存在冲突,点出核心:需要合理的课题设计才能避免实验失败。
Q + A:从上述矛盾过渡到解决方案,介绍技术服务,不作冗余表述。
Tips:
对于技术服务类等产品进行商业推广,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找到对应的场景,可以是实验、最新研究、论文写作等。
从场景出发将用户带入设定的冲突之中。在服务介绍过程中,强化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 大型设备类产品推荐
S+C:设定场景并引发冲突,文章第一句话承接标题,将这个实验的背景简单说明。(建议:读者经常遇到的实验场景更容易感同身受,轻度的危机意识也调动了读者的情绪,从而产生欲望并进一步阅读。)
Q+A:引申问题,说明造成这一实验事故的原因有两点,然后从其中引申介绍产品。
Tips:
仪器设备类等的推文,推荐直接从对应的实验场景入手,这样的好处是极快拉近同用户的距离
在实验场景中设置冲突,增强用户的代入感,在为用户解决疑难的过程中,融入自身产品,加强用户对产品的记忆及认同。
▶ 直播内容类推荐
S:承接标题,直接介绍现有肿瘤免疫的研究局限性。
C:引入一个新的研究对象B 细胞,指出近年来对 B 细胞的忽视,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同时借助顶刊的专业性来介绍 B 细胞的研究潜力,佐证前文的观点。
Q+A:QA 部分比较隐晦,用顶刊的影响赚足了用户好奇后,随即直接奉上课程报名,将用户想要学习了解的冲动引导到一个合理的出口。(建议:这套流畅的 SCQA 将整个课程的吸引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借助顶刊的魅力一是为专业背书再就是证明研究的火热程度,从而吸引用户报名课程学习。)
Tips:
课程类文章内容不用太多,建议不超过两屏,引言部分借助 SCQ 将用户留住,课程介绍部分上干货摆事实将用户转化过来。
用标题将用户引导进来,引言部分让用户保持好奇并继续阅读,而最终的转化则是靠课程本身的吸引程度。
▶ 有奖活动类推荐
Tips:
开门见山表明活动以及提供的奖品,告知利益点。
内容不用太长,少量文字简要介绍活动内容,突出奖品。
活动尽早出现,手机一屏内直接出现活动内容
写在最后
理解 SCQA 的逻辑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商业文章的撰写效率。可以尝试通过这个逻辑对比每个环节,逐一排查找到可优化的部分,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