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说是一场游戏,那么作者已经在开篇为读者准备好了十八般武器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读书笔记——第一章:第一行和开篇的诱惑
如果将一本小说看作一款有着全新世界观的游戏,那么作者就是游戏的设计者,而读者就是即将体验游戏的玩家。
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设计者会在游戏开局时就为玩家准备好十八般武器。
进入正文前,首先回顾一下设计者通常会在开局时投放哪些“武器”——
在如果小说是一场游戏(一)与如果小说是一场游戏(二)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前十种武器的特性,在这一篇中,继续来了解第十一~第十八种武器的特性吧——
武器之十一:
母题。
“母题可以是意象、动作、语言方式,或者任何一再发生的事情。”(摘自《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为了便于理解,我摘录了一段关于“母题”的概念——
母题是小说的心脏。
如果将小说看作一个躯体,那么母题就是这个躯体的心脏。
心脏源源不断地为小说输送有意义的线索,线索通过血液流遍全身,贯穿整部小说,为小说筑起强劲的血脉网络,使小说中的各个要素更凝聚。
武器之十二:
主题。
一部小说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出来的某种思想理念,这就是小说的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主题可能隐藏在人物的某种行为之下,可能隐藏在繁杂的情绪之下,可能隐藏在跌宕的情节之下······需要读者去用心解读。
如我在《以书籍为媒介,唤起灵魂的共鸣》这篇中所说:读书就是一个寻找共鸣的过程,是一场灵魂的双向奔赴,是两种意识间恰到好处的碰撞与融合。
读懂主题的那一刻,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意识融合,产生共鸣的时刻。
武器之十三:
嘲讽。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摘录了一段关于讽刺的概念——
嘲讽是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会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不一定所有的小说里都会出现这种手法,但是当这种手法出现时,多半是作者希望用强烈的前后反差或者对比来凸显人物的某些特点或行为,以达到揭露某些现象或者批判某些行为的目的。
武器之十四:
节奏。
跌宕起伏是一种节奏,冷静慎重是一种节奏,紧张刺激是一种节奏,神秘诡谲是一种节奏,平平淡淡也是一种节奏。
不同的情节与场景需要搭配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节奏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节奏就像诱捕昆虫的植物散发出来的香气。
不同的措辞创造出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节奏会吸引不同的读者。
武器之十五:
步速。
步速的快慢取决于作者在叙述时的侧重点。
一个重视向内探寻,喜欢打心理战,以细微之处来传递信息的作者会使用从容而细致的步调,不紧不慢地雕刻出每一个必要的细节。
而一个重视向外拓展,喜欢打速度战,以变化的情节来吸引目光的作者会使用紧凑迅速的步调,用精彩的情节迅速将读者的心神拉进小说里去。
武器之十六:
期望。
作者的期望不言而喻,是希望小说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并且被读者读懂。
那么读者的期望呢?
读者的期望可以是第一章里提到的任何一个方面:小说的文体和腔调是否合胃口?小说人物的情绪是否能带来触动?小说的措辞与节奏是否喜欢?小说人物是否有吸引力?······
无论是对哪方面的期望,只要得到了满足,读者就会被小说成功吸引。
期望是一根连接作者与读者的红线。
双方的期望都得到满足时,红线就会被牵起。
武器之十七:
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大脑,小说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人物的牵引。
人物大概率会在第一页出现,第一页出现的人物可能是小说的主角,也可能是与主角或故事有关联的其他人。
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为了推动小说进展而存在的。
武器之十八:
导读。
导读是小说的自我介绍。
一部小说就像一个渴望朋友的人,他在开篇时就将他的基本信息和盘托出,他的样貌、性格、情绪、思想等等,试图以这样的方式被看到、被读懂、被理解。
而那些可以读懂他,被他吸引的人,就是能与它产生共鸣成为朋友的人。
至此,作者在小说开篇投放的十八件武器的特性已经全部了解完毕。
如果你想要了解一部小说,那就用心去读一读它的自我介绍吧!
如果你正巧被它的某一个特质所吸引,那就接着往下读,享受一次全新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