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左木摄影多年来总结了一个暂时正确的结论:如果某些人和你说3个月可成高手大师,他必定是想骗智商税的。速成是绝无可能,但是快速入门是可以的,关键是否能掌握一些核心的知识点和理念。
2 如果一件事物要很复杂的理论才能讲完,肯定是理论错了。任何复杂事物的背后必定是由简单的规律决定的。
3 90%的技能是由10%的知识决定的,甚至更少。
4 研图社结合左木摄影的内训课程和多次试验班的结果,总结5个核心要点,如下:
第一步 会用相机
第二步 会用灯光
第三步 会用灯光附件
第四步 会看图
会五步 会修图
5 本文适合静物类广告摄影师。
正文
第一步 会用相机
1 会操作使用相机M档
M档可以通过光圈、快门、ISO的任意组合得到相同的曝光值。
在摄影棚里面拍摄一个化妆品,快门1/125,光圈16,ISO100,如果没有闪光灯直接拍一张肯定是黑乎乎的一片,但是M档结合闪光灯使用,我们想要哪里亮就哪里亮,哪里暗就哪里暗,同时得到我们想要的景深和画质。
这里的关键是理解光圈和景深的关系。
影响景深的3个东西: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3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我们可以把景深理解成清晰厚度。
在实际拍摄时,我一般要求快门保持能引闪,一般设置不超过1/200S,ISO保持最低,一般设置100度或50度就可以了,光圈看我们需要的多少的景深。
在摄影棚使用闪光灯,实际是把快门变成移动可控的闪光灯。
2 会对焦与按快门
包括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需要半安快门。
拍摄静物物类的产品需要会使用手动对焦。
按快门有3种方式
1 手按快门,需要保证安全的快门速度,一般1/125S以上。
2 定时快门,需要三脚架固定相机,在相机里面设置时间。
3 联机快门或使用快门线,经常使用,需要三脚架固定相机。
3 会更换镜头
这里隐含的知识是我们要了解镜头的分类。
我们主要是按画幅来分类,不同画幅,它的标准镜头是不一样的,最起码要我们知道画幅35毫米的标准镜头就是50毫米焦距的镜头,画幅6*6厘米焦距的为80毫米焦距的镜头,画幅4*5英寸则是120毫米。如果这些都了解了,那么我们知道,比这个标准镜头焦距小的叫广角镜头,长的叫长焦镜头。
在多次的实验中,我发现,对于一个广告静物类的摄影师来说,相机只需要会用以上3个知识点就够了。在实际的拍摄中,我要求新来的摄影师只需熟练操作M档,然后会对焦按开门即可,我们常年使用100的微距镜头。
这个相机部分,不要浪费时间,花1-3天时间去了解就可以了。
第二步 会用灯光
1 了解两种摄影光源:恒光灯和闪光灯。
恒光灯又叫连续光源,如太阳、电影灯、普通照明灯,瓦数越高,亮度越大。优点是看到是什么样的光线,拍出来就是怎么样光线,所见即所得,适合动态视频;不好的地方就是能量不集中,对光圈快门这些限制太多,除了太阳,其他人造连续光源的能量太小,而发热量太大,不利于平面拍摄。
我们最常用是闪光灯,它是通过电容器存储高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能量很集中,即使在太阳底下也可以轻易压光,而且定格能力很强,一般的国产几百块钱的闪光灯都有1/1000S左右的闪光时间,一般不是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会出现模糊拖尾现象,至于一些高速的闪光灯,1/8000S以上,能拍摄水花飞溅。
我们对闪光灯的要求是会开关,会调亮度,会引闪这3个功能即可。
2 理解光线
我们先来看一段枯燥的初中物理知识:
光的物理特性
a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即在均匀介质中光线是一直线。这种传播规律称为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b光的反射
①、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面内,反射光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上述这二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具有可逆的性质,如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界面上,它就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由于反射面的性质不同,其反射光线的性能也不尽相同,一般分为镜面反射、扩散反射、和漫反射三种。
c光的独立性。
来自不同方向或由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相交,对每一条光线的独立传播不发生影响。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我们控光的基础、出发点,它决定我们的照明角度。
3 理解照度和亮度
a照度:
用来表示物体被照明的程度的量称为照度。照度的大小与光源的发光强度有关。光源的发光强度越大,则照度越高。如果光源的发光强度不变,则光源距离被摄体越近,被摄体的照度越高。高手拍摄金属产品的时候,做渐变就是这个运用这个原理。
b亮度:
光源在某一方向上的单位投影面,在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称为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光亮度,简称亮度。可以简单的理解是进入人的眼中被感受到的光线强度,亮度与被射体的反光率有关。在相同的照度下,反光率越高的景物亮度越高;反光率相同的物体,受到照射的照度值越高,则其亮度值越高。同时,亮度受照射角度的影响。
亮度是人的感受程度,我们说灯很“亮”而不会说很“照”,就是人的感受,指的就是这个地方的物品被照射后,反射到我们眼中的光线相对多。而照度,指的是有多少光线落在被照的物品表面。
如果不理解两者的关系,就很容易犯低级的错误:最常见的就是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拼命的在调灯光的功率,而产品的光线没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把照度当亮度了。
4 正确曝光,并理解光比
保证高光和暗部有细节,在实际拍摄中,我们拍摄的图片要偏灰一些,尽量保留更多的细节,给后期预留空间。
光比是指被摄物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我们摄影光比这个概念主要是为了控制反差,光比越大,反差越大。
5 产品的体积、结构和质感主要受光的方向影响
比如,同一光源下,侧光比正面光的体积、结构和质感要强很多。
灯光部分是职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师的分水岭,我们对新人的要求是3-7天时间去理解和熟练。
第三步 会用灯光附件
1 主要分两类:固定类和控制光质类
固定类:灯架、三角架(立柱)、云台、拍摄台、万向夹、横杆
控制光质类:各类反光罩、柔光箱、反光伞、柔光屏(柔光纸)、反光材料
2 理解半影
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半影又称为模糊阴影。
发光体的面积越大,本影面积越小,半影面积越大。发光体距物体距离越近,本影面积和半影面积越大,越远二者面积越小。
2 怎么快速判断软硬光?
看投影的边缘的锐利程度。
3 怎么快速判断各类反光罩是软光硬光?
a 反光罩的口径越大,深度越深,出来的光质越软。
b 漫反射越多,在里面形成的反射越均匀,出来的光质越软。
4 怎么使用柔光纸(牛油纸)
a 纸与产品距离的关系
产品、灯位置不变,纸离物体越近,光越软,离灯越近,光越硬。
这是因为纸离灯远,在纸上形成的亮部面积大,光质变软。
b 纸与灯距离的关系
产品、纸的位置不变,灯离纸越远,光越软,反之越硬。
纸离灯近,在纸上形成的亮部面积小,光质变硬
大部分职业的摄影师卡在这个部分。熟练应用这些技能是入门的标志,也是我们考核是否能成为摄影助理的标准。这个过程需要1-3个月时间。
第4个知识点是这个部分的核心,需要理解并熟练应用。
第四步 会看图
1 一些美术基础
三面五调
三面:物体受光后一般可分为三个大的明暗区域: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在三面的基础上,可再细分成高光、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5个部分。
几个重要的关系:
明暗关系,主要是光比
空间关系,主要是远近、虚实。
冷暖关系,主要是色彩感觉。
这里的核心是了解三面五调,一个真实的产品在受光的时候,就会有出现这些现象,那我们就可以反过来控制光线模拟这种光影效果。
2 构图分析—格式塔视觉原理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figure-ground)。当我们观察的时候,会认为有些物体或图形比背景更加突出。
2、接近或邻近原则(proximity)。接近或邻近的物体会被认为是一个整体。这是因为当刺激物之间的辨别性特征不明显时,人在知觉过程中经常会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寻找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合乎逻辑或有意义的知识经验。
3、闭合的原则(closure),人具有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也倾向于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形状。在实际图形中它们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线条或轮廓将它们闭合成图形,其实是观察者在心理上将这些线条或轮廓闭合起来,产生了主观轮廓,形成了完整图形的知觉经验图形。
4、连续性原则(continuity)。是指个体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物,或即使其间并无连续关系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个是我们实际拍摄场景的时候,构图的核心原则,其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和连续性原则最常使用。
在这个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网格系统来辅助构图、分析图片。
如果实在不理解,那就运用三分法,九宫格。
3 画面的视觉层级结构
单品图:一般的视觉逻辑是主光,辅光,小边光、高光,那我们控光的时候就要注意。
场景图:了解产品主要想表达是什么,做好元素归类分级,这是安排我们的画面的视觉中心和点缀均衡元素的前提。
4 分类
大方向的分类:影调、 风格、主题。
小类别的分类:光线、材质、形状、角度。
大量收集图片,可以根据自己拍摄的产品来分类,分类越细,可以参考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细致的分析一张白底图:
材质形状:磨砂圆柱塑料瓶
角度:正面,平视底面
光线:1个主光(大面积软光),1个辅光(大面积软光),2个边光(小面积硬光)
分析假设完,再去验证假设。
看图是锻炼审美核心部分,这个需要1-2年左右去刻意锻炼。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给图片分类,把图片分类越细致简单,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多。这是成为高手的充分条件。
第五步 会修图
基础部分
1 做选区,两步:抠图、分结构。
抠图需要熟练钢笔工具。
分结构是为了更好的做选区,调整形体,做好产品的结构关系。
2 修脏,解决产品本身瑕疵。
3 画光线,在原来的光线的基础上加强体积和光感,或由于拍摄困难,后期添加更方便。
这个基础修图部分,我们对修图师的要求是需要6个月的时间把1、2部分熟练,才能进行第3部分。修图对提升摄影师的审美有极大的帮助。
核心部分是抠图分结构。这个部分也是和其他职业摄影师拉出距离的关键步骤。
合成部分
1 按视觉逻辑,安排各类元素,主要是区分元素的层级,主要、重要、次要的元素分类。
2 空间关系,重要是透视关系、光影关系。
3 调色,按主题统一色调。
这是商业摄影的最高阶的部分,对审美要求高。我们对这个的要求是,必须前面部分做好了,才能进行这个合成部分。
这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调色,是决定整体画面效果的关键步骤,这个是高手和高手最核心的区别,和个人的知识结构、审美取向有关系。
合成部分,大概需要3-6年时间去提升。
总结
1 一张广告图片的生产流程基本是按这个5个步骤来进行。具体到每家广告摄影公司不一样,但只是人员的分工不一样。现在基本是摄影师和修图师分开成两个独立的工作岗位。
2 相机、灯光、附件属于基础部分,新人要尽快度过这个阶段;看图属于审美部分,需要从进这一行就要养成的习惯;修图属于提升部分,新人如果想快速提升,基础的修图部分是要花时间去练习的,最好是修自己拍摄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