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看过前文的朋友就知道,在西方世界里人是带着原罪降生的,然后通过这一世的赎罪过程,最后生命归结于自己的出处:伊甸园。我们也叫彼岸世界。
但是抛却宗教信仰,我们又是否有个冥冥之中的主宰呢?回答是或者不是都会陷入二律背反。
直到1994年的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安迪被冤枉入狱,他平静的表面藏着一颗绝不屈从的心,别人都在自怨自艾的时候,他却没有放弃过获得自由的希望。 典狱长曾说过:把你的信念交给《圣经》,把你的贱命交给我。 这种绝望的暗示并没有让安迪放弃通往自由的希望,当然,我们知道只有希望远远不够,通过对水泥墙的勘测,通过自己自身的知识,通过对监狱各个层级的示好,安迪用自己的行为打开了一条通向自由的通路,而终于获得了成功。
人生的路可分为两条,走上其中一条就没有办法把另一条留给下一次,即便是能重走一次,原来的那条路也不是曾经的那条路了。
这就是人生的写照,如是观照的《肖申克的救赎》第二主角,摩根弗里曼演的瑞德在忏悔的时候就选择了和安迪不一样的心路模式,同样震撼。还有剧中的监狱图书馆管理员老布,一辈子都呆在监狱里最后被释放,因为受不了外面的环境选择了自杀,剧中称之为“被体制化”了。
首先一个人渴望自由是天性,在他被禁闭住的开始他会奋力挣扎,再后来他会被环境同化,再后来他已经无法摆脱被禁闭化的环境了,即便有一天还给他自由,他也无法接受了。 这就像是温水煮青蛙,青蛙已经无力逃脱了。
有了老布,自然就能影射安迪的不甘,因为有一种鸟是天生无法被禁锢的。 绝大多数的人生经验虽然无法去验证和体验,但是却仍然展现出我们生命的完整性与选择的光彩。
救赎灵魂可能要靠圣经,但是如果要打破生命的禁锢那么锤子更好用。
哲学不是高高在上,反而是设身处地。借《国际歌》一句歌词:哪有什么神仙皇帝,一切都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