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小班的第二学期。
那天接帅帅放学,刚出幼儿园班级的门,他就拎着个透明的塑料袋,口袋里面有湿湿的裤子。我的第一反应是他尿裤子了。没想到他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强强尿裤子了。说了两遍,我都没有明白。
我正纳闷,强强尿裤子了为什么帅帅拿着湿裤子呢?帅帅已经有点着急的生气了。这时,老师告诉我,强强今天去厕所时,调皮的将尿尿到了帅帅的裤子上,整个裤子湿了,当时帅帅就哭了,裤子给他换好了,口袋里的是洗好的裤子。
这下我终于明白,帅帅手里为什么拎着口袋了。
正在整理衣服准备离开时,强强的奶奶带着强强到了我的身边,强强和奶奶在一片混乱中给我和孩子道歉。我并不确定帅帅是否听到,但这个画面他是捕捉到了。我回应了没关系,就和帅就匆匆离开了。
晚上,强强妈妈发了微信进行了再次道歉。
在我看来,这件事,真的没什么。无非是调皮小男孩之间的恶作剧,或者说,在他们这个年龄,就是觉得好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恶意。我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小事,睡了觉明天就会忘记的小事。而且和帅爸谈论此事时有意回避帅帅,怕他因谈及此事再次情绪激动。
然而,问题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第二天早上,帅帅明显拖延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不进教室,竟然哭了起来。我因不知缘由而不得章法的哄着帅帅,老师走过来和我说,肯定是昨天被尿裤子的事情,让帅帅有了阴影。
当时的我,在心里“捶胸顿足”。学了心理学,仍然会被想当然的“常识”糊弄。
时间会让你淡忘很多事情,但却不是受伤的事情。
2
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表现,都是在放学时才知晓的。
那天放学,张老师准备要和我说说帅帅今天的表现,通常如果老师特别要说就是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了。还没等老师开口,帅帅就已经不耐烦的要拽我走。他是不想让老师和我说。因为当时接孩子的人多、也很乱,老师说也没什么,示意让我们先走了。
回家路上,我问帅帅到底发生了什么,老师到底想告诉妈妈什么呢?他说,不知道,没什么。我想,如果真的严重,老师肯定要把话说完的。所以,一切都按部就班。
第二天早上去幼儿园,问题来了。
帅帅又磨磨蹭蹭,告诉我不想去幼儿园。在上楼时,特别提到张老师,期望张老师能够上早班,站在班级门口等他。可是,不巧张老师不是早班,并没有出现在门口。这时,来了一位妈妈,长得酷似张老师,他竟然以为是张老师过去打招呼。我就突然感觉到,可能是昨天老师没有和我说完的事情又困扰了帅帅。
我蹲下问,“帅帅,你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呢?”
帅帅:“妈妈,我就是不想去幼儿园。”
我:“幼儿园有什么不好吗?”
帅帅迟疑了几秒钟:“我怕张老师不喜欢我了。”
我:“张老师怎么会不喜欢帅帅呢?他最喜欢帅帅了,每次帅帅生病,老师都是第一个问你怎么没来,你不来,张老师可想你呢!”
我还在想怎么继续开导他的时候,他说:“妈妈,那我去幼儿园”。
然后自己走到班级门口和老师打招呼就进教室了。
这个秒变的过程,让我有点丈二和尚。然后我马上和张老师进行了沟通,了解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拜托老师今天一定和帅帅聊聊这个事情。晚上回家我也再次对这件事做了疏导。
3
妞妞在幼儿园小班,放学的时候,爸爸第一次来接。
老师对爸爸说:“很抱歉,妞妞爸爸,你第一次来接孩子,孩子还受了点伤。今天孩子不小心从台阶下跌了下去,额头擦破了一点皮,给她贴上了创可贴。不过没摔到头,校医给看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爸爸说:“没事儿,没摔着头就没事”。
爸爸第一次来接孩子,在路上,有点不知如何是好。问妞妞疼不疼,妞妞没有回答。
父女俩回家后,家里人觉得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简单的安慰一下,也没有过多的询问孩子。
晚上妞妞睡着了,夜里突然大哭,“别推我,有台阶……”。
妈妈叫醒孩子,马上抱起来安慰。
爸爸和妈妈面面相觑,知道今天在大人看来是擦破皮儿的小事,却成了孩子的噩梦。
4
成人的世界是复杂和多面的,有工作、朋友、亲属、家庭、父母、爱人、孩子,还有自己;
而孩子的世界是单一并单纯的,TA的世界里只有父母和亲人,上了幼儿园会有老师和小朋友。
成人的世界,以自己为中心,会放射出无数条线;
而孩子的世界,与之相交的只有三条线(父母、亲人、老师加小朋友)。
所以,三条线中哪一条的波动都会引起孩子的喜怒哀乐的变化。
成人的感知已经久磨生茧,对一切都不足为奇、不以为然。
而孩子的身心是柔软和敏感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也都是重要的。
在成人的世界里,无足轻重的小事,却是孩子世界里天崩地裂的大事。
因为我们觉得没什么,没必要小题大做,所以,我们认为孩子也应该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然后就产生了想当然和忽视。
那怎样去避免家长对孩子的想当然和情绪的忽视呢?
很有家长效能工具里都讲,共情。
什么是共情?
共情( empathy) ,是指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即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对方,就好像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体验一样,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与感受。
可是,家长的共情为什么总有点东施效颦、不得章法呢?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理解孩子的反应和情绪,不是我们不想理解,而是我们真的感受不到。
“小朋友说我不是奥特曼,我生气的要打人”,
“我最喜欢的画掉了一个角,我哭着要完整的”,
“你收了我散落一地、可是我还要玩的玩具,我生气的大喊”,
“我就想做火车头,可是别的小朋友占了火车头的位置,我生气的要推开他”……
共情,需要家长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返回人生的原点,以孩子的当前生命阶段和视角去看待发生在TA身上的事情,感受孩子和理解孩子。
当孩子有不愉快的情绪时,家长第一时间去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只有*岁,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是需要“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向前看”大而空的安慰,还是需要有人倾听?似乎不加评判的倾听才让人更愿意靠近和分享,更加让人温暖,更有治愈性。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01/
妈妈回家后和孩子重温发生的一幕,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帮他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告诉他,强强这样做不对,强强和强强的妈妈都已经道歉,强强已经认错。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大声的警告那个小朋友这样做不对。
02/
妈妈争取听完老师的叙述后再离开,如果没能说完,回到家后给老师打个电话去询问情况,然后去问帅帅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针对他的想法进行共情和引导。
03/
爸爸接到妞妞,抱起来问问孩子当时发生了什么,当时很疼、是不是也吓了一跳,让孩子释放出内心的委屈或者恐惧。疼只是一时的,但是惊吓会在心里留下阴影。
家长对孩子:
一方面总是在行为上不自觉的按照成人来要求,比如:要求孩子不要弄洒汤碗,不要打碎杯子,不要捣乱,不要吵……
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却以孩子来对待,自欺欺人对孩子的感受和要求忽略不计。
当孩子犯错时,劈头盖脸的数落一痛、甚至是动手打人,有时承诺的事情忘记了或者忽视不兑现,因为TA是你的孩子,也只是个几岁的孩子,TA的事情远没有成人的事情重要,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是时候结束家长的想当然,并为自己的忽视道歉了。在行为上按照孩子的标准来看待孩子;在心理上,按照成人的标准来面对孩子。也许,你真的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去感受TA幼小、纯真的心灵带来的美好。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