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10.28期间教练练习总计 7次,其中教练3场,观察员2场,客户2次。
之间觉得做教练角色练习教练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每一种角色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每一种体验都是对教练技术的丰富。
作为教练
第一次,自己卷入到案主的情绪当中,我记得自己心情凝重,脸带忧虑,我知道在那样的一个状态下,自己是无法支持到他人的。练习的最后我有些自责,但很意外的收获了两位助教给我的反馈,她们关注点不是对于我是否解决问题,教练流程是否合理的反馈,而是把关注点全部给到我本人,让我看到我在努力,尽管无力我也仍在坚守……这些肯定给我巨大的鼓舞,也让我深刻体验到她们那种关注人而非事,以及和我的同在。
我记得文佳助教最后告诉我:其实我笑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让我可以放松一些。这让我猛然惊醒,原来教练的过程的同在并非要进入案主的情绪,而是可以用轻松的心态做自己。这个后来也一直影响着我后面的几次教练练习。
第二次,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我要跳出事件本身,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支持对方。我保持着轻松的心态,做真实的自己。最后案主反馈让ta觉得有安全感,更愿意打开自己。第三次,案主给了我同样的反馈。这让我更加坚信教练练习中,我可以面带微笑,我可以坚定做自己。当我拥有更轻松的心态,我反而更容易跳出事件本身,以第三者视角去看待案主的问题,也让整个教练对话进行的更加顺畅一些。
在第三次教练中,观察员给我一个反馈:问题可以更加简短有力,无须解释。嗯,这个是下一次可以努力改进的方向。
作为客户
作为客户,是需要拿出一些自己的困惑进行探讨,起初自己觉得找不出什么话题需要教练。但是2次的被教练都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第一次,关于孩子晚睡的问题,@史明提了一个惊醒我的问题:“如果孩子很早写完作业,但是他主动做一些课外作业到很晚睡觉,那么孩子晚睡的问题你还会介意嘛?”因为这个的思考,让我彻底放下对孩子睡觉时间的执念。
在一周前我是孩子口中全市最好的妈妈,而这一次的放下,孩子直接肯定我:“妈妈,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
而这个提问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第三次做教练时,用了类似的角度给客户提了个问题,被客户及观察员反馈这个发问非常有启发。
第二次@ni_ni教练,和她一起探索职业发展的方向,那一次我把头脑中模糊的未来职业生涯梳理的更加清晰,而且我还找到了一个着力点,仿佛眼前的迷雾已经散开,光亮已然透进来。
作为客户我是幸福的,因为每一次都让自己有了新的视角,让自己往那个更好的自己迈进一步。
作为观察员
观察员拥有很长的时间去观察,去倾听,也有自己的时间去记录,去整理思路。作为观察员,我会去观察客户的语速语调、表情,倾听他们内心的渴望;
同时我也会关注教练,我会记录教练的提问,感受他们的教练思路,挖掘他们那些强有力的发问。
学到的:
1 教练的状态:教练心情轻松,保持微笑,专注的倾听,对客户有很大的安定作用,让人觉得安全,放心。
2 对关于人的一些关键词语的把握:
比如反复提到的一些词语;脑中的声音是什么?
3 对客户的过往经历的探索
客户以前有着什么类似的经历?从时间线上去看待整个人。
4 建立现在和过去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