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研究生院学生会开始招人,当时还纳闷,怎么研究生还有学生会?还真有,涨知识了,一下子触发了“学生会情节”,想给学生会掰扯两句。
首先,现在微博上微信上贴吧里出现了各种吐槽学生会的文章,大致内容呢,也就是将学生会贬的一文不值吧。里面怎么怎么黑暗,那些大一两届的学生怎么怎么社会,怎么怎么学不到东西。文章下面的评论大概可以分两种,一个拼力维护,“哎呀,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奉献了一两年青春的组织呢”;还有一类更简单明了,学生会都是##。
我咋说呢,我一直推崇,如果你经历过这个事情,你再去评价它,听别人说,看别人做就来吐槽,未免有失公允。一棒子全部打死似乎也不是很人道,那些参加过,然后再回头吐槽的人,他们的话大概是可以听两句的,嗯,比方说我要说的。
上大学之前高中的比较低级,还真没有学生会组织,于是脑海中就塑造了学生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雄心大志一定要进去。没错,进去了,人一看小伙子五官端正,侃侃而谈,哪能不要是吧。进去以后呢,可以,有些活动,也认识了不少人,但更多的呢,搬桌子,搬椅子,这也挺正常的吧。为学生服务怎么能怕苦怕累呢,学哥式耸肩。🤷♂️为了学生会翘课也是家常便饭,当时真是傻,花钱要上的课不去上,白给人当苦力,好在人主席说了,这叫责任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当时大一啊,小啊,觉得真对,主席真有水平,你说哈,一个人得多优秀才能当上主席啊。后来长大了,明白了,别傻了。大二的时候,当时想的是,以前都是回复收到的那个人,什么时候我能给别人发个短信,叫别人收到回复,想想我都爽。然后就竞选了,人主席一看,小伙子五官端正,侃侃而谈,哪能不让人当部长是吧。然后我就又干了一年部长,管三十多人吧,还兼个协会主席,有两百多人吧。哎呦,一想,这下可牛逼了吧。
可那时还是太小啊,一些事没想明白,比如为什么大我两届的主席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人不都说学生会干部很好找工作吗?比如为什么他都毕业两届了还没事在学校里逛游,给各种学生活动当评委,初心在这?比如他们当评委给人面试的时候,是怎么一两句话就看出这个人能力不行的?能力是啥?搬桌子咋体现能力?力气倒是能看出点,我一次就能拎俩,他一次拎仨,你牛。大家不都是在这里交朋友,顺便干点别的别闲着的吧?比如,为啥你招进来一个比你大的人,他还得叫你哥?大家叫名字不好吗?
话又说回到研究生学生会的再次招新,来个学姐跟我说,你看你又会打篮球,又会游泳还喜欢跑步,你就应该来我们体育部啊。我说学姐你咋知道的。她说我入学登记表上写的。我一脸黑线,代办是个叛徒。所以这说明一个什么事呢,这说明,以后你写各种登记表特长一栏的时候尽量写一写类似于马术啊,高尔夫啊,这类学校或者公司找不到的东西,因为如果你硬着头皮写了唱歌,他们真可能让你去在迎新晚会上唱歌。多尴尬你说。当然如果你不是随便写特长充数的咱不谈,你牛逼。
我说学姐算了,首先这些运动我真都是半吊子,其次我这专硕就两年,还是留点自己的时间吧。她一看我是真没这意思,就吐露心扉了,哎,技能倒是其次,主要是咱财大研究生男的本来就少,干活的时候他没人啊。哦,干活,哦,没人,多尴尬你说。我想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挥动青春与梦想,你跟我说没人干活?what?
另一面这东西如果真的不好,那么那么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钻呢,还会一届一届延续下去呢?因为需要人搬桌子啊!开玩笑,而且学生会虽然有众多弊端,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样子的好处,我想了想,首先我认识了几个比较靠谱的兄弟,还挺好;然后我主持了几次晚会,主持这算个新技能吧。再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你想想那么一大堆键盘侠说着学生会各种弊端,却还是天天在宿舍看着美剧打着荣耀。如果学生会占用了你学习的时间,你旅行的时间,你赚钱的时间,你可劲骂,我也帮着骂。拿我说吧,大一大二这两年如果没进去学生会,我当时那种心智估计也干不出什么牛逼的事,要真染上了网瘾说不准研究生都不考了。
可现在不行啊,现在的时间有规划,现在有事情做,又怎么能花时间再体验一遍另一个学校的桌子好不好搬呢?
掰扯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学生会的存在本身没什么错,怎么协调它和你的生活才是决定这个东西好坏的关键。嗯,大概没了,就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