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听到这样吓唬孩子的话,你有听过吗?
你不听话,明天我不给你糖吃了。
你不听话,我不爱你了。
快点过来,那边有老虎。
不要趴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快点起来。
你不乖警察叔叔要来抓你了……
类似这样的话语不知你熟悉吗?反正我是耳熟能详啦。
不管是邻居家的奶奶吓唬孙子,还是自家的公婆包括我先生,也时常用这样的话语吓唬小孩子,而这只是一些吓唬他们的语言,还有一些时候是大人没有理解小孩的行为却控制着小孩,以至小孩思维混乱哭闹不止。这让我时常很头疼。
晚饭时婆婆对我说:刚刚宝贝吃杨桃的时候爷爷逗他说你怎么自己吃没给你奶奶吃,宝宝先是一愣,继而回答说:我刚才忘记了,然后就马上拿去分给奶奶吃。(宝宝2周8)然后他们听到孩子这么回答有点意外又有点好笑,就取笑他说好狡猾,反应挺快的,会假装说自己忘记了。
我听到奶奶的反馈后对奶奶说,你误会了,孩子是真的忘记了,爷爷提醒了他,他才想起来没有分享,并不是孩子狡猾,他是正常的回答你们,并不是有意的那样回答,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并不懂得什么是拐弯抹角,孩子并不像我们大人那样,他的回答都是出自真心的,是真实的反应,不能以大人的视角来看待孩子,更不能认为好玩去取笑他。
是的我们常常以为孩子有时候说的话很有意思,很狡猾,会投机取巧,这都是成人以成人的立场去看待儿童,如果我们以孩子的立场去看待他鼓励他,他就会走得更稳更长。
今日的父母已经学习了很多育儿理念,也非常关注儿童的成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一些行为也更宽容,网络发达的今天,知识无处不在,随便一个问题都能够上网解决,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父母却更焦虑,家庭条件稍微富裕的孩子比家庭条件差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这就是之所以城市里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专注力差、多动症等问题。过度的保护孩子,无意识的限制孩子的自由,会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而这些问题照顾者一直都不自知的做着。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童年的秘密,不管你是已为人父母还是尚未有孩子,还是准父母,都希望你来了解一下这个内容。
童年的秘密总共有十六个章节,通过这十六章节可以了解儿童是怎样发展的。
我挑选了这几章节细读,
第一章节成人应该先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充当怎样的一个角色照顾儿童,第三章节儿童敏感期的心理发展,第四章节神秘的秩序感,第六章节理解儿童的需要。
分享这三点
第一点:儿童敏感期的心理发展
什么是敏感期:每个婴儿都有一种创造本能和一种积极的潜力,他能借助周围的环境,构建一个精神世界,这些生长的过程与一段时期密切相关,那就是“敏感期”。
敏感期对精神世界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敏感期里,儿童学会了自我调节和掌握某种东西,好比一束光能把他的内心照亮,像电池一样为他提供能量。
一旦在敏感期,儿童受到了阻碍而不能正常发育,他的心理就会紊乱、扭曲。就会表现为愤怒或伤心。儿童在敏感期里发脾气通常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外在表达,也是对外部危险的警觉或对杂乱无章的反感,只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解除危险,他们就会平静下来。
我们要去观察儿童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昆虫界的荷马”法布尔,当昆虫在自然界忙碌工作的时候,法布尔就躲在一旁,不去打扰他们,我们要像法布尔观察昆虫一样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
第二点:神秘的秩序感
秩序感使儿童知道每件物品应该摆放的位置,能够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而这一点并不需要别人来提醒和指导,完全是自发的行为。
两岁的轩轩会指着外婆不小心穿了妈妈的拖鞋哭着说不能穿这是妈妈的,外婆会以为轩轩小气,这原来是轩轩的秩序感被打破了造成的思维混乱而伤心。
要尊重儿童的秩序感
第三点:理解儿童的需求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和成人的心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儿童常受成人的限制。
一岁半的豆豆蹲在水盆旁边,偷玩,眼睛时不时的偷看着妈妈有没有发现,当妈妈发现的时候喊他不要玩水,他干脆整个屁股都坐了上去。妈妈过来又是凶又是打屁屁。这个时候妈妈更在意的是弄湿了衣服要增加工作而不是玩得开心的豆豆。
水和沙没有一个孩子不乐意玩的。
大概除了水之外,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比得上沙的奇迹,也没有任何一种玩具能如此多方面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实际成人也乐意玩沙,在海边,大人踩在沙上,用这样的方法亲近自然,满足人那原始而永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的心理需要。
我们都是从儿童走向成年,如果父母能从自己的童年成长过程去反思一些经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孩子会成长得更快乐。愿我们的孩子终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