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学习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5点半起床,恍惚梳洗过后,6点开始晨读,7点吃完饭出门坐车,7点半到公司又可以再看半小时书,8点上班。晚上有时候先去健身,回来后再读一会书,再洗漱睡觉。
看起来很勤奋吧?但实际上有个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毛病——到底每个时间段我该学点什么?比如一天刚醒来记忆最好的时刻,我是不是该来点需要记忆的东西呢?英语还是日语?但我又很想搞点听力是怎么回事?算了还是把昨天没看完的文章看完吧……每天早上开始学习前我都要花十几分钟在思考。以为晚上回家就好了吗?完全不是,又会习惯性再纠结一阵子。一整天的自由时间除了健身不要纠结以外其他时间我都要犹豫不决。
是的,我完全陷入自己制造的麻烦当中,即,“用效率高低来区分不同时间段,做不同事”这样的麻烦当中。
直到最近我才整明白,这个听起来无比正确的做法,其实一点都不适合我。我是那种容易做事三分热度的人,必须用非常规的自我特色——只要是最近热衷的书,或者学习,都必须一鼓作气一个劲干到底!
天知道那个瞬间我想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整个人有多通畅!不再考虑早上时间看杂文会不会浪费一个记忆力最佳的时间,也不再担心晚上记不住单词。而是,只要最近想看的书,想写的读书笔记,想听的英语,不管是上午、中午或者晚上,我都趁着有十足的干劲,一鼓作气花几天直接解决!
这样无形中让我节省了太多因犹豫不决而被牵扯消耗的精力,只需要拿出学习材料,就可以马上进入状态。除了健身确实需要讲究点时间以外,其余时间不管是英语还是小说,甚至偶尔起兴的电视剧,我都直接用最短时间消化。
最怕的是,学习时间被人为碎片化了。
其实,在“一天中正确的时间里学正确的东西”,这个建议有点瑕疵。因为它无形中默许了“一个人可以同时学很多东西”。大神除外,但尚贷开挂的朋友往往被一堆需要消化的干货压的喘不过气。比如专栏订阅要读、脑图要画、英语必须来点、健身也不能落下!即使是同一个事情比如专栏,都还有各种细分:养生的为家人学习、知识大咖写的文章不能不看、商业科技必须懂……精力有限的我,真的试过一段时间的极速知识吸收以后,发现都排泄光了,完全没有吸收。
所以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一个时间只做一个事情。这个办法其实在年初自己参加线上编程培训的时候老师就强调过了——学一项技能,一定要心无旁骛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入门。而在学习时,不可以同时学其他不相关的东西,七七八八忽左忽右,这样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可惜自己知道道理是一回事,有没有践行又是另一回事。直到被这种根本就不算个事的事牵扯了精力以后,才突然想明白要怎么安排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