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打老师的学生回来了,因为老师没收他的手机而出手打人的学生回来了~
在他被停学的那段时间,这个学生一直在老师口中相传。不经意之间听说这个学生要降榜降级到6班。虽然不恐惧,但也觉得毛骨悚然。
这不,昨天下午上课的时候,突然我班里的学生一阵骚动。还有个学生对着窗户大喊:welcome welcome!一个月后那学生终于回来了。有好心的一个女学生大声:老师你要注意你的头发…别被揪掉了啊~!……!
面对他们的“温馨提示”,我也“好心”提醒他们:老师肯定说话会小心的,你们更要小心噢,要跟他朝夕相处呢。
哈哈哈~课室的学生和老师对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又过了一会,班主任出现在窗口把其中一个学生叫出去了。学生回来后解答了满堂课是学生的好奇和疑问:刚才班主任说我不能调位!
一时口快,我接住他的话题,说:肯定啦,你天天私自调位是行不通的。
全班又哄堂大笑。
一个学生坐在第一组第一位,突然插嘴说:班主任就敢批他,你就不敢!
看来那位归来的学生已经在学生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了。我们一直忐忑不安,担心这个学生打人的效应。老师在看着领导的态度。学生也在看着学校老师的态度。如何处理这个学生就成了一个看待学校纪律和手段的风向标。如果严肃处理,开除那个学生,可能会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杀鸡给猴看,提高老师的威信,严肃学生的行为纪律。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而手软,继续接纳他来学校上学,会让老师寒了心,让学生拍手称快,他们以后可以大胆继续胡作非为。因为他们已经认定了学校老师“不敢”。
听到那位学生说“就你不敢”我认真把讲课放下来了。我说了下面一番话:来!同学们,现在我把这个敢与不敢的问题谈论清楚。我可以清楚的说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的问题。班里就是有一部分同学不学习,不遵守纪律。可是我们的课堂是为那些爱学习的遵守纪律的上进的同学而是设立的。你不学习,我干吗要把我的精力,我的注意力,我的时间都投到他们身上去呢,有意义吗?为什么要把我们的课堂有效时间投放到他们身上去呢?而忽略了我们正能量的一批同学呢?
一节课40分钟,一个课室53个同学,每个人分配一分钟都还不够!所以我要说这不是“不敢”的问题,而是“不值得”的问题,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来做有意义的工作!
师道尊严~本指为师之道,在于尊重人性,严谨为学,即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改变其意思,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师道尊严新解:
一是“师道”方有“尊严”。这是针对教师而言的。为人要有人道,为君要有君道,为臣要有臣道,为师当有师道。也就是说教师要遵守为师之道,方有为师之尊,否则其所谓的尊严将会成为一句空话。也就是说“师道”是“尊严”的基础,“尊严”是“师道”的结果。
二是有“尊严”的“师道”。这是指学生。也就是说让学生有尊严的向教师学习为人之道,这和当今社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辅相成。让学生有尊严的学习,有尊严的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他们的“师道”过程才是愉悦的,才能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则“师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身成长和发展需要的过程,因而“师道”的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三是“师道”的“尊严”。这是针对整个教育。即教师传授为人之道的过程应该是有尊严的育人过程,学生学习为人之道的过程也应该是有尊严的求教过程,因而整个教育事业更是有尊严的事业,即师承之尊严。只有师生双方都有尊严,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正是由于“师道”本来是一种有尊严的事业,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尊重教育,尊重教育人,尊重教育过程,因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