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篇,分五个章节介绍了“阅读的层次”这一概念,主要目的还是帮助读者建立一些好的阅读习惯,做好充分的读前准备。
一、心态上,要积极主动有活力
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根本目的,就是从书中的内容获得启发。基于这一原因,书中给出三个建议。
(1)主动阅读,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善用阅读技巧就是态度积极的一种直观表现。(阅读技巧将在第二篇中详细介绍);
(2)阅读不能止于吸收咨询,“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阅读以后,可以通过实践、复盘、读书笔记等主观的行为,发现阅读过程中,理解较为薄弱的地方。
(3)思考,同时带上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力。
获得启发是一个比功利主义更趋于合理的阅读目的,能让我们从阅读中获得意外之喜。
二、阅读是分层次的
不同层次的阅读,都有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和使命。由低到高,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前两层,是读者必须要做的读前准备工作(如果你要细读一本书的话)。做到前两层的充分准备,特别是要做好检视阅读,才能开启分析阅读这一过程。检视阅读,相当于预习的作用,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检视阅读,对一本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大致的浏览,提出几个必要的问题,发现作者希望读者重点关注的地方,才能在后续的读书过程中,有的放矢,从容地控制自己阅读速度的快慢。
在阅读的准备工作中,检视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三、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不知道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就无法在书中找到需要的答案,这次阅读就是失败的。为了一次成功的阅读体验,作者给出了三个建议。
(1)阅读前,提出4个问题,阅读的艺术就是在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如何依次发展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过度到从属的关键议题?这和《金字塔原理》一书中的“金字塔结构”思维如出一辙。
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尤其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段落。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这是一种批判思维,这样做可以加深我们对书中重点内容的理解。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思考到这一步,才能真正通过一本书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2)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于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可能的找出答案,这是一项决不可忘的原则。
(3)在一本书读完以后,要能够做出读书笔记,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以上三个关于阅读前准备工作的建议,很重要。从很多牛人分享的经验来看,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不亚于真正开始做这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准备工作越充分,我们越能从这件事情中获益,基于阅读这一活动来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拥有一次成功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