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写作群里的一位小伙伴聊天。她说,有朋友向她抱怨,报错了写作班,什么都没有学会,现在放弃了。
我们参加写作班,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个月,就幻想着自己成为写作高手吗?一个多月,就幻想着能签约出书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一个月里,我们又付出了多少有效的时间在写作上呢?我们真的严格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练习、实践吗?
真的很想对那位放弃的群友说,成功,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01 努力
2017年2月,“高三学霸一学期写完124支笔芯”的文章一度刷爆朋友圈,124支笔芯整整齐齐的码在课桌上的照片曾走红网络。照片的主人是一名高三学生,一学期的时间用掉了124支笔芯。据说,这样的“笔芯消耗量”在高三只是普通水平。若非这位同学考前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刷题,不然用笔更费。最终这位同学考入了浙江大学。
据班上另一位考上北大的同学的妈妈回忆,她儿子大约一两天就能用完1支笔芯。“每天刷题,当然要用很多笔芯。那么多的课,那么多的试卷,好像永远也做不完。最厉害的时候一天就能用完一支,一般一个月要用掉20支左右。”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努力与付出。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学霸亦如此。
02 坚持
9月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挑战的“障碍闪电珠心算”,令人震撼!王桐晶在现场展示了随机十五组六位数闪电心算:在不到两秒的时间内,记住屏幕上闪现的15组数字,并迅速计算出所有数字的总和。
令人称奇的技能背后是刻苦的练习,她6岁开始学习珠心算,9岁加入国家队,一直训练到18岁。12年训练生涯中演算过的试卷,平铺在地上,大概能铺100间小学教室。在其他小朋友度假、玩耍的时候,她仍然在不间断的训练。王桐晶是世界珠心算第四、五、六届三届冠军,如此骄人成绩的取得是她坚持、奋斗的结果。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在于天赋异禀,而是经历了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训练。
03 决心
现在大家都知道马云,他创立的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他叱咤风云。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他在创业前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他和同事们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用着破旧的电脑,吃着方便面。他在创业过程中屡次遭受失败,但依然乐观,坚持。
回忆创业初期,马云说:“在创办阿里巴巴时,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在银行上班的朋友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当时他的决定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叫好。
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04
昨天,公众号苏心更文《苏心,三岁了!》,详细介绍了她的公众号从2015年9月13日注册至今,她写作的艰辛历程。三年,千日,26280个小时,从当初一个不知名的写作者到如今拥有了近70万读者的公众号主,她的一路付出与坚持,跃然纸上。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写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用坚定强韧的努力慢慢积累,脚踏实地的不断前行。在失望、彷徨的时候,亲,何不再坚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