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
疫情期间,在家整理书籍,发现刚毕业时买的潇洒姐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刚毕业时,很迷茫,大学选的专业又不是自己喜欢(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有同感被调剂的痛苦),但同时也有家里的压力,选择了安稳的工作。那是读这本书时,只是简单的作为一本通俗的读物,像一个观众一样,走马观花的看了潇洒姐的成长、创业及后来的情感经历,也对当时书中的Bucket list嗤之以鼻。尤记得只喜欢的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灵魂与肉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回顾毕业时的自己,青涩及简单,想法甚至异想天开。现在,重新翻开这本书,增加了所谓的社会经验,读起来确是另外一番味道。我一直是一个随意的人,对生活没有计划性。工作做起来顺利就好,不想有太多的勾心斗角,每年给自己一段旅程,去欣赏家意外的风景,时间或短或长。但是上一份工作的结束,2020年疫情的到来,在家有更多时间去思考的时候,心里却有一种犹豫,这也许就是书中所说的“人生幽闭恐惧症”。
翻开书时,潇洒姐的学霸姐姐姐夫,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是枯燥的,在姐夫问潇洒姐考哪个大学时,并没有立刻回答。姐夫的一段话“你就那么想,你认识的人里,谁的生活是你最想过,你未来想成为谁那样的人;还有,你最喜欢干什么看什么。综合起来话一个交集,看这里是不是存在你最喜欢的行业”这段话,让我重新思考了现在的我,我做到了什么,我的随遇而安真的是好的吗?最初的自己,只想有一份工作、财务自由,买了自己的房子,简简单单生活就好。反转的是现在,我心里却有那么的不淡定,我想成为那样的人,没有答案了。也许需要自己沉浸下来,慢慢思考。
再反观书中后来的写到的原生家庭,我梳理了以往的日记,就如潇洒的“我继承的,与我叛逆的”其实家庭早已在我的内里装入了东西。爸妈的和善、独立、理性等潜意识里已经埋下了情感的种子。唯独我缺少的是那份自律,这也许是我要去用接下来的时间弥补的。
对于在父母眼中已经到婚姻阶段年龄的我,假期期间遇到的是各种介绍、催婚。可是我却胆怯了,我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又如何去面对另一个阶段的生活。“相信生活有一万种可能”,书中所写的也许并不一定是在工作,在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年龄并不是对婚姻的绝对,你选择其实是可以通往四面八方,途径时或许会遇到和你三观一致的那位,简单说一声“好久不见”。
站在其实是另一个出发点,我希望自己是勇敢的,对自己说一句“加油”,学会规划、学会分享,享受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