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我们嘴里谈的常常是佛系,整天喊的也是活着没意思,什么都没有意义,虚无感笼罩着我们,我们被一些东西驱使着奔波,到头来却又不知道为的是什么,就像活在一片无法摆脱混沌之中。认真生活也好,努力工作也好,最终也无法获得生活的意义。
2
也许,在毛姆的《人性的枷锁》中,给了我们一条超越虚无主义的道路。
人性的枷锁描绘了菲利普的一生,也同样是将我们的一生表达了出来,在生命之初,我们充满了无知,将未来的希望寄予给宗教,寄予给那些飘渺的神,就像我们在还小的时候总会去为一些事情祈祷,或许是为了让父母和好,或许是能够得到一辆小汽车。
我们愿意去相信有一个神,也愿意去遵守它的一切规则,虔诚、盲信,所有的一切,直到一个个的欲望的破灭,对虔诚的怀疑,我们明白了这些宗教仪式的虚伪,如果真的有神,它如果真的那么伟大,怎么会愚蠢到看谁烧的香多,就给谁恩赐呢?正如我们坡脚的主人公,他是那么虔诚的期望自己的坡足能好起来,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抛去宗教形式的束缚后,又开始了追求道德,我们相信善与恶,将社会道德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我们禁欲,我们追求所谓的绅士,追求自以为是的善与美,到最后发现这一切仍然不过是宗教下的教义罢了,只是社会创建出来的约束标准。
到最后,经历了无数思考,我们终于看到了人生无意义的现实,我们以为自己摆脱了无数的束缚,我们以为这就是人生的真谛,我们找到了自我。可是呢?一切都停留在了虚无主义之中,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陷入了一个更加矛盾的境遇里了,虽然嘴上说着虚无,无意义,我们可以不受束缚,可是当我们真正的在社会之中,在利益之中,我们还能保持清醒吗?我们仍然是在受着诱惑,但是我们又坚守着虚无主义的人生观,这一切都变的矛盾。人生虽然是无意义的,但那些实际的问题却不是几句诡辩的话就能解决的,豁达如克朗肖,最后仍然死在了贫穷困苦中,我们看不惯了那些为了利益像苍蝇一般争争扰扰的人,但自己却又羡慕着那些名望财富。最后要么在极其矛盾的心情中与那些俗人一样,要么拒绝合作,摆出一副鄙视着功名利禄姿态,成为了文学作品里普遍刻画的那些虚伪的,一事无成心气却不小的人。可悲至极。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的虚无主义沦为了一种逃避,对自己无能懦弱的掩盖,成为了对自己的一种欺骗。
我们很多人自从在生活中感悟出虚无主义后,事实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迷茫,我在数年的虚无主义的岁月中度过,只得到了一个结论,这样的生活我不快乐。
3.
“他不知道,一个人一生必须艰苦跋涉,越过一大片土地贫瘠、地势险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现实的门槛。”
“生活是为了让人体验,而不是为了让人写。我的目的是探索生活提供的各式各样的经验,汲取生活每时每刻激发出来的情感。我把写诗看作是一种优雅的成就,它不是吸收生活的乐趣,而是增添生活的乐趣。”
人性的枷锁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条路,它的基础在于肯定真实性,它不陷入任何哲学思辨式的真实,它的真实就是我们当下所看到的,所体验到的一切,是随朴素的真实,它打破了那种形而上的追求,比如书中海沃德对于艺术的那些虚无的追求,我们把它剖开其实只是对自身懦弱的一种隐藏。
它承认享乐,也看到人类的通性和世界运行的规则,它顺应这些规律。它承认自己对享乐的追求也顺应这一欲求去追寻它。
我们对物质生活,人类世界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是为了从生活中获得体验也汲取一些经验。
我们真实的面对生活,不搞各种形向上的信条来欺骗自己,看清楚世界运行的规则,正视自己享乐的欲望,我们做出努力,去体验生话也在体验生活中获得自己的乐,汲取自己的经验。就像农夫劳作一样,他们种下蔬菜,得到蔬菜,种下水果,得到水果。
不被任何人所欺骗,更不自己愚弄自己。人性的枷锁就好像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更真实的世界,他摘掉了所有看世界的那种健忘的玫瑰色的雾霾。也摘掉了所有的诺言。
给我们更加真实的去呈现这个世界。
虚无主义是一种角度,但绝不是欺骗自己的工具。它为我们打破了一些谎言,但也构建了一些谎言。
顺应自然是超越虚无主义的一种途径,承认虚无也承认欲望,给自己寻找快乐但不沉溺。让自己获得体验而有所得。
所以别再用虚无主义去欺骗自己了,多进行一些超越虚无主义的探索。
最近看十三邀中,对李诞对一句话感触很大,他在学习佛学后探索到了虚无主义,但是他在生活中悟出一句话,那就是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就是要为别人而活。
其实这就是一个社会现实,一个人类社会的规律,我们的社会,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集市,人们在其中进行价值交换,有些人会唱歌,他就为世界贡献音乐,有些人很幽默,就通过娱乐节目为世界带来欢乐。真实的世界就是没人在乎你是谁,只在乎你能为社会带来什么,我们对利益,对名望有着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渴求,其实就像绑在驴面前的胡萝卜一样,实际上就是驱使我们为社会贡献价值的工具而已。这是自然之规律,我们拥有的欲求是无法割舍,那何不顺应这一切,顺应这些社会的规则,我们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从而换回能够满足我们需求的事物,获得我们的享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如果你不能为他带来什么,那就只有被淘汰。虽然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的欲求却是无法割舍的,我们想要爱情,想要在海边有一个房子,想吃美食,这些没有意义,但是带给我们美妙的体验却是无法否认的,我们可以否认意义,但是无法否认那些快感。
马斯洛讲人的五层需求,最高层的是被人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什么通过折磨自己的苦行能改变的,既然这就是世界的规则,那为什么不顺应它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或者自己自己所热爱的,将自己能为社会所带来的价值贡献出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换得金钱,名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在这不断的贡献来获得自己所想要的。
知世俗而迎合之,清醒藏在嬉笑怒骂中,享受人群中狂欢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