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图问题网评
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有网友称该版数学教材插图存在丑化儿童及含有儿童不宜内容的问题。教材内容无小事,面对网友的质疑,教育局立刻着手进行调查核实。2022年8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通报称,依据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及27名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对插图作者、设计人员作出相应处理,不再聘请吴勇、封面设计吕旻、吕敬人及其工作室从事国家教材设计、插图绘制等相关工作。
面向儿童的书本,无论是义务教育的教材还是课外读物都应该恪守底线,不该涉及儿童不宜内容。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和从事教育行业人员的责任,更是每一名公民的共同责任,人民群众要勇于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同时教育行业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有关少年儿童的各个工作环节不出纰漏,与社会监督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履职必尽责,失职失责必问责。教材编写关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三观塑造,容不得半点含糊,稍有不慎就会给青少年儿童带来不良引导。只有不断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编制、审查、使用、维护、监管各环节相关制度,才能确保教材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编写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精品教材。
教材插图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既是应有之义,也是底线要求。供少年儿童学习教材的图文内容既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又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还要符合大众审美习惯,这样才能为我国未成年人提供高质量教材,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