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一位父亲,我想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先看两个故事片段:
故事一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起来。即使他爬上来,又能怎样?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故事二
记得我九岁那年的夏天,我在上海过暑假。父亲蹬着三轮车前往十六铺码头。车上装着天沟,准备托运回家。我坐在车后,父亲蹬着。他的身子一起一伏,车轮的咕噜咕噜的声响也有韵律地响着。我要父亲给我蹬蹬。父亲问道,“你知道怎么蹬吗?”
“这还不简单,它有三个轮子的,它不像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会倒,只要用力就行。”
“那你试试!”
说完,父亲刹车下来,让我来蹬着,他坐在在后面的车厢上。起初车子蹬起来时候,也不算什么难,但蹬着蹬着,车子就会自动转向右侧跑。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自己认为蹬三轮容易,只是想当然,真正的要蹬上去,才知道。父亲见此就鼓动说,“事情看上去简单,真正做起来往往就不容易了。那怎么办呢?你想想看,你会明白的。”
“我用点力,扶好车龙头吧。”
“那你刚刚也不是扶好了龙头了吗?”
“是啊。”
“那为什么车子还是要偏向右呢?你想想看。”
“为什么呢?”
“蹬三轮和蹬二轮有什么不同?”父亲不无启发我说到。
“蹬二轮自行车时,两只手用的力差不多,甚至也不要花多少力。蹬三轮时两只手用的力不一样,似乎右手要用力去推龙头。”
“对啊。”我试着右手多用力,三轮就前行了,不再偏右了。
“哪为什么右手要出更多的力呢?”
“我知道了,是路不平。”
“有道理。”
“那为什么不右轮大点,左轮小点,这样就弥补路面的高低了的呢?”
“那你自己想想,为什么呢?”
“你可以自己去查查书,有好多知识以后会学到。”
我就蹬着,父亲先是在我身后,用右手也推着右龙头。后来我得窍了,他就把手放了。我蹬着,我很开心。
第一个故事片段出自于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原名是《悬崖上的一课》,主要写一次体弱怯懦的亨特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正是他的父亲的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
第二个故事叙写的我小时候一件真实的事情。父亲循循善诱,激励中让我学会蹬三轮,使我也许还成为上海滩最年轻的蹬三轮车者。
第一个故事,亨特的父亲通过一步又一步的激励,让孩子亲自体验,明白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试想,这位父亲如果请人上去或者亲自上去帮助小亨特战胜遇到的困境,那么,孩子在以后遇到的困难,他就会逃避。第二个故事里我的父亲通过学骑三轮车来让我从体验里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方法。
在儿子的成长的路上,父亲该做些什么?你也许会认为,作为父亲,必须为孩子提供优裕的学习生活条件,也许你会认为,作为父亲必须以自己的表率榜样作用,比如,守时、诚信、男子汉的担当、男子汉的勇敢等,来感化教育自己的儿子。但我认为,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在精神的引领上,物质条件是多么的惨白无力。在众多的精神引领上,最最重要的是激励孩子的自信,在面对、处理具体的事情,特别是富有挑战的事情上,学会方法,信心倍增,从而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好!上面的两个故事里,两位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都不是包办的,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们怎么做,而是激励孩子自己去做,循循善诱中,激励孩子的自信,帮助孩子明白生活的事理。
儿子的成长路上,父亲最该做的是鼓舞孩子的士气,激励孩子的自信,给孩子照亮一切困难黑暗的火种,从而让儿子去燃起人生大道上熊熊大火,人生就会越走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