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对“极简主义”就有着一种天然的好奇。
一提起“极简主义”,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极简主义意味着放弃一切,禁欲苦行;极简主义就是整理你所拥有的物品;极简主义就是类似北欧性冷淡风家居的一种设计风格……确实,在没读过乔舒亚·贝克尔所著的《极简》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极简主义”这一名词仅略有耳闻,凭主观想象胡乱揣测,并不了解其内在思想精髓。
到底什么是极简主义呢?乔舒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柜可能堆满了衣服,然而常穿的不过几件;我们的书架上堆满了书,然而可能有些一辈子都不会再打开;我们的购物车中堆满了商品,然而有些一买回来就会后悔;我们的桌子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物件,让专心工作几乎成为不可能……诸如此类的事情在不断的重复的发生,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吗?整理清楚就好了嘛。分类规划,秩序井然,看起来也赏心悦目。
但是,我们应该明确:
整理活动并不会使他人受益;
整理活动并不能解决我们的债务问题,因为内在问题是我们购买了太多东西;
整理物品无法断绝我们对更多物品的渴望;
整理物品不会迫使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
整理物品也并非整理我们的生活。
“拥有过度的物质并不能使我们更加幸福。极简主义是关于给予什么而不是带走什么,它极力倡导对我们最有价值的生活,并清除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东西。”乔舒亚如此定义极简。
当代社会,经济急速发展,消费主义盛行,我们都习惯于通过不断的购买去填充自己的欲望。而商家为了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也用尽各种方式来促使我们消费。会员卡、优惠券、积分制等一系列事物的兴起正是商家吸引消费者而耍的小心机。随着消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生活空间被越来越多的物件所挤占,然而我们是否更加幸福呢?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某一天,我突发奇想,想要买一个杯子。掏出手机,打开某宝就开始搜索。小到几十块,大到几百块,林林总总逛了将近六个小时,最后因为不耐烦随手挑了一个十几块的水杯。一周后,我去武大拜访旧友,两个人吃吃喝喝逛了一路,又买了个迷你杯回来。到现在过了有一个月,这两个杯子的结果如何呢?前一个是塑料杯,已被我丢弃;后一个杯子则是买回来就没有用过——因为它太小。我曾不止一次的感叹过:“某宝就是魔鬼!耗我时间,消我钱财!”我的室友也曾调侃过:“购物的乐趣终止于拆完快递的瞬间。”
正如本文中所提及的那样:“消费从来无法实现让我们感到满足或者更加幸福的承诺。恰恰相反,它偷走了我们的自由,结果令我们对拥有更多的物质产生越来越难以抑制的欲望。它也为我们带来负担和悔恨,甚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无法真正关注那些真正带来快乐的事情。”
我喜欢看书,这本身没有错。但神奇的是,我囤积了很多书,但大多数我都没看过。买书有带给我快乐吗?并没有。这些书的存在反而让我产生一种迷之压力感——明知自己花了钱,就应该物尽其用,然而越是强迫自己去读,就越是读不进去。最后硬生生地把读书休闲变成了禁欲苦行。
我对自己囤书的动因进行过很多次的反思,最终发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种错误的逻辑思维:囤的书越多,我读的就会越多,知识就更加丰富。
那么乔舒亚是如何极简书籍的呢?
他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思维方式:
书籍并不会定义你本人;
关于一本书的记忆与书籍本身不是一回事;
把好书赠与是一种爱的行动;
为自己的藏书设置合理边界。
除了上述理念外,乔舒亚在《极简》中还提及了许多日常领域的极简思想。然而不管怎样,其中心都是“戒除无谓的忙碌,关注那些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身体方面,极简主义则是主张‘’不要总是关注如何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更好,而是要努力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健康,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身体是一项工具,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需的东西,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为此他提出:
身体鼓励我们适当补充燃料:让蔬菜、水果占主食的一半;
身体呼唤我们充分饮水;
身体要求我们频繁地进行锻炼;
身体要求我们策略性地消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乔舒亚还将极简主义思想应用于人际关系:请放弃那些不健康的或没有成果的联系。
鉴于笔者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阅历有限,对极简思想在人际方面的应用理解并不透彻,欢迎各位小伙伴共同探讨、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