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艰难,也请坚持。
在无数人的期盼中,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是来临了。900多万考生在紧张中奔赴到了高考的考场上,为自己的未来而奋勇拼搏。就在他们之中,有着10位特殊考生,他们付出的努力远比其他人要多,所要克服的困难也艰巨得多,但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朝着心中梦想的圣地前进,他们便是我们口中的盲人。
盲人也能参加高考?这可能是我们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个反应,我想这并非是歧视,而是对于他们毅力的惊叹。是啊,他们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到这最后的战场呢。因为他们的身体缺陷,他们不得不克服比我们多得多的困难,与此同时,还要分心学习盲文。由于我们没有经历过,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出那数十页的盲文试卷、以及以盲文形式出现的数学几何题,我们一眼能看完的题目,他们要依靠一个一个点去感觉,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所需要的时间远比我们多。
所幸,国家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允许盲人参加高考的同时也考虑了他们的需求。2014年,教育部、中国残联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第一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盲文试卷诞生,河南46岁的盲人考生李金生,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盲文试卷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一年后,2015年,我国盲人首次大范围参加普通高考。以往只能参加“单考单招”,且只能选择推拿、音乐等专业的盲人考生,有了更多选择;2017年4月,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其中就包括:提前进入考场考点、延长考试时间、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无存储功能的电子助视器、盲杖、台灯、光学放大镜等辅助器具或设备。这些举措也给了盲人更多的机会。
出发点不同,也决定了他们要走的路比我们长得多,但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的盲人考生考出了好成绩,如2015年,浙江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郑荣权,考出了570分,其中数学接近满分,146分,超出浙江省二本分数线98分。
我们总是在学习之余抱怨自己的苦和累,却忽略了那群比我们更艰难的人。在我们日常放松之余,他们仍在一片黑暗中摸索着前进,朝着那片梦想的圣地前进,纵然他们眼睛看不见,但实际看到的却比我们要多。他们的坚持与毅力也时刻鼓励着所有追梦人,再艰难,也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