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特别容易被周围环境、周围人或其他条件下自己喜欢的东西所左右。前段时间因为无意间从浏览器看新闻及其他信息,刷到了康震老师自己推荐的《康震81课古诗词》。原本自己比较喜欢古典诗词,尤其对点评嘉宾康震老师、蒙曼老师、王立群老师、郦波老师在现场上谈古论今任意挥洒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品读,让我真是大开眼界,心里的喜欢那是掩饰不了的。爱屋及乌,他们出的书如郦波老师的《诗酒趁年华》《人生自有境界》;蒙曼老师的《唐诗之美》《四时之美》;王立群老师的《赏词如风》《赏词如月》《人间烟火皆是诗》以及康震老师的《康震讲苏东坡》等一整套丛书。希望能从他们的书中汲取更多的古典诗词的给养,让自己的文化底蕴更深厚一些,让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了解,也让自己对五千年的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自然之美、人生哲理有进一步的感悟和体会。于是看到这本书,听了康震老师的自我推荐,就买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的81首诗词,大多是中小学课本里的篇目,在《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央视节目中做过解读。康震老师为了写这本书,深入了解诗人的创作初衷、背景,领会前人、时贤的研读心得,还反复研读文本、文献基础上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对于我们读懂一首诗,进入不同时代的是人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冷暖喜好、深情豪气,真的是不错的引导。
康震老师把这81首诗词看做是一个人间世事的小宇宙。的确里面既有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辩证立场,也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哲思;既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也有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深情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当我们真正走进每一首诗,了解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了解他们诗意横流的原因时,我们也许就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那种无奈、感慨、淡然和叹息。
我喜欢陈子昂的独立独行,《登幽州台歌》喊出了他胸怀大志却无路可走的孤独悲壮;我喜欢王维和孟浩然的天然率真,《春晓》《山居秋暝》写出了他们自由洒脱率真纯粹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也许这样的田园、山间生活更适合他们的性格,否则如果他们生活在诗情肆意的洛阳就无法让自己的诗词如此的天然去雕饰。我喜欢龚自珍、刘禹锡的与众不同,面对朝廷的抛弃,他们仍然能够保留自己做人的个性,没有消沉,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忧患意识,正是他们这些伟大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精神文化,让我们能够从古今的对比中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懂得珍惜和呵护这个美丽的世界。
人生自由境界,人间烟火皆是诗。无论穿越千年历史亦或是俯瞰今朝,我们都应该凭借自己的努力,把人生的境界提到最佳!“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就让我们在与历史对话、与诗人对话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处世哲理,正确看到荣辱得失,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