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孩子练琴,效果不是很好。老师比平常晚来了半个小时,丫头表现很自觉,因为一星期没练琴,赶在老师来之前抓紧复习下。
虽然不看曲谱能熟练弹出一首曲子,但明显听她弹得急促,让人感受不到曲子的流畅。
像古筝弹这样的弹拨乐器不会像钢琴能自然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它需要手指的主动作为,轻重缓急,衔接自然,才能跳动的音符发出自然的旋律。
自弹了半小时,课堂时间相应延长,等到老师让练习的时候,更是有所懈怠,弹琴成了敷衍。比如弹奏到第二小句第二小节时总会漏掉一个音,丫头每弹一次,都会被老师喊停,重弹一次,又被喊停。
不用说,一看她就是想当然地弹琴,不去思考不去总结,就为了逃那一点点懒,疲乏地应付。
被老师纠正后,却继续犯着同样的错误。好比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就是不吸取教训。我忍不住说她,你得动脑筋啊,像你这样费力不讨好。既然老师纠正你了,你就得好好分析原因。一小节四拍,丢了一拍就不能构成完整的小节。
老师也补充道,是的,一首乐曲如同一篇文章,由段落组成,段落又由句子构成。一个句子有两小节。
丫头若有若思, 稍适调整,再弹一遍,顺利过关。先理清思路,比一上来盲目地弹,效果会好许多。
因为连着看音符,弹到后面看得眼花缭乱,弹起来也容易混乱。这是她弹不过去的原因。其实只要认真对待,稍微想想错误的原因,然后改正,很轻松就能弹下来,而不是做无用功。
如果带着目的去学,凡事多分析,才能按正确的路径最终到达目的地。做一件事,期望达到效果,需要全盘考虑,对环节上进行预演,分析什么会阻碍成功的步伐,这样胜算的概率会很大。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的。高手在学习上从来都不是死用功,诚然,功夫的积累靠的是时间,但带着目的学习十分有必要。
老路在商学课自我迭代一期里,指出一万小时练习的正确姿势不是简单粗暴的堆积时间,而是有目的地去学。别人看美剧学英语最后变成了娱乐消遣,而他带着目的学英语,却有了英语能力实质性的提高。他要求自己每一集看三遍,第一遍中英文字幕,为的是提升语感,第二遍看英文听英文,看能听懂多少,第三遍纯听,才是真正掌握了多少。
而我本人也恰好在自学英语时,听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第一遍盲听英语,用来检验当前的英语水平。简单的句子一听便能知晓它的意思,稍微复杂一些的,只能听懂个别单词。如果能听出整篇文章的段落意思,说明难度水平和当前的英语水平还是项匹配的。如果一篇文章只能听出个别的单词,那就要加把劲了。
第二遍,基本看中文翻译,继续检测自己的听力水平。原先没有听懂的,看到中文时会自动脑补英语,听力也变得清晰起来。
第三遍,边听英语边看英语。注意遣词用句,英语的升降调。这其中能发现英语发音的小秘密,听多了,耳朵有了辨音能力。
因为在学习上吃过苦头,所以才知道学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件事看似做得慢,但只有认真在做,用心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急于求成,一口吃个胖子,往往消化不良,没有吸收到真正的营养。
大家的智商都不差,如果都有一股拼劲,剩下的就是拼方法了。吃一堑长一智,自律的人都不会白白浪费时间。他的努力不是做无用功,而是赋予所做事情的意义,让它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才不会白白浪费时间。
也许这才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