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视频时,我又背唐诗了:垂緌饮清露~露 …… 居高声自远~远~
又卡壳了,这一次我不好意思问雨爸,赶紧把昨天截屏的图片打开,又朗诵了一次。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去年7月份开始背诵的,这都整整一年了,可我还是背不完整。写到这里,我望着窗外,第一次慢慢的背出来了,还有点儿小开心。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也加入了焦虑的父母一族。于是买了成语故事和唐诗。
首先自己朗诵,可是我的记忆力实在太差了。雨爸有过目不忘的嫌疑,这使我很受伤,于是我就用蜡笔,把诗写在玻璃门上,本想没事儿了就瞄几眼。
门上共写了3首诗,其中就有这首《蝉》,可是一年过去了,我仍然记不住,感到灰心的同时,也有点小悲哀。
我自己就做不到的事,我怎么能要求孩子去做啊?在要求别人之前,你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你就没有资格去说别人,更没有理由去指责。
于是,我又开启了背诗模式。
上个周六,又开始从书的第一首《送兄》开始。我读几遍后,开始背,背不到了就问雨爸,他张口就来,但也许是看了门的。
第一首感觉能背了,可是第二首把我难住了。
昨早上视频,我又开始读诗玩,卡壳了就问雨爸,不敢多问,于是视频结束后,我就去查询截屏,顺便复习了意思,还进一步了解了作者虞世南,对他更加崇敬了。
虞世南简介: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做出独特贡献。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优不理!”
背唐诗需要好的心情,更需要伙伴的刺激,最需要的还是耐心和恒心。希望自己不气馁,坚持下去,能背50首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