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跑吧孩子”!别闹了,我只在心里想想
周末,5岁的女儿一早就被送到舞蹈班参加培训,我和老公坐在阳台喝茶,享受来之不易的闲暇和惬意,对面楼的男孩小洋拿着球从楼道里跑出,呼唤小区里的“流浪狗”小奇,我是在女儿嘴里知道这只狗的名字,那是小区里孩子们共同的宠物,不过和小洋最亲,一人一狗一球在草坪里、车库门口、亭子里玩得不亦乐乎,我和老公看得津津有味,路过背书包的孩子们羡慕的眼神立即被大人一声“快走!”掩盖。我知道那些孩子都是奔赴各个补习沙场的孩子,亦如我小小的女儿。
“看看小洋,咱们小时候就是这样疯跑过来的,放学回家书包一扔,抓起个馒头就跑到街上玩,真是爽啊!”老公不由的感慨。
“你敢让你丫头这么疯跑吗?”我反问。
“别闹了,我就在心里这么想想。”老公回答的毫不犹豫。
我俩都是农民的孩子,儿时的农村外出打工热正在兴起,很多同伴上完初中就辍学随父母外出务工,我们的父母算是比较开化的人,省吃俭用地供我们读书,我们也都比较努力,在小镇上也算是同辈中的佼佼者,最终成为人们眼中跳出“农门”的一代,但所有自豪与骄傲都在迈入大学的那一刻被“碾压”干净。电脑只会开关机,分不清什么哆唻咪,班级竞选不敢站上讲台.......农家子弟的局限性在聚光灯下暴露无遗。或许大学时期的惨痛教训让我们对教育分外热衷,总想着,不能让自己的经历在孩子身上复制,不过还保持着理科生的理性修养,彼此约定相互监督,即在教育上不盲目,不强求,不急功,不近利,誓做陪蜗牛慢慢爬行的父母。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我认为身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者从孩子孕育的那一刻就要以一个发现者的角色定位自己,并以此为乐,帮助孩子创造条件发现自己的乐趣所在,不急功不近利。
女儿6个月大的时候,我开始给女儿读绘本,还记得第一本绘本是《大卫,不可以》,虽然只有几个字,我读得是声情并茂,老公都为此惊讶,婆婆则是笑我“对牛弹琴”,还坐不太稳的女儿,对着绘本拍拍打打,咿咿呀呀,转眼的功夫已经将书撕下吃了一点。
坚持不断的引导,21天就能形成好习惯。
不气馁,或许是我求学20多年最大的收益,坚持不断的给孩子阅读,一本书读上10几遍,慢慢的女儿爱让了阅读,随之而来的是语言能力也爆发不少,两周多词汇量就很多。现在五周岁的女儿,阅读量达到了1000+,书籍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蹲马桶的时候都要拿上绘本,自己在卫生间看图编话,并乐此不疲,无论是出游还是回奶奶家图书成为随身携带的首选被庄严地放进行李箱。
让孩子不疯跑也快乐,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
话题回到老公说的“不敢让丫头毫无顾忌得整天疯跑”,确实,我俩都曾因跳出农门沾沾自喜,但更多的却是因眼界狭窄自卑不已,让孩子啥也不学的如我我们儿时一样疯跑而获得短暂的快乐确实是对孩子童年成长很必要的,但是吃过亏的我们不敢尝试,更不敢冒险。我们时常感觉,现在孩子的压力太大了,竞争也太大了,几个成年人守护着一个小宝宝,非常“6+1”是现在很多家庭的模式,各类儿童选秀节目的乱播也让家长很难淡定,看看人家娃,比比自己娃。想想父辈受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遭同样的罪,于是各类培训班风生水起。从中国古代就有“技不压身”的传统理念,好么,学吧。舞蹈、钢琴、跆拳道.........于是也就多了刚才的一幕,每个节假日、寒暑假家长都带着孩子奔赴一个接一个的培训班,且不说耗资巨大,单是孩子的精力和承受力都接受很大的挑战,看到十几岁的少年就老气横秋着实心痛。女儿长到两三岁,过了初为父母的迷茫,我们也开始在兴趣教育上下了功夫,我和老公共同坚持的理念就是“陷阱教育”,这也是老公自己总结的,就是先用各种手段给孩子挖坑,比如舞蹈培训,先以看朋友的名义带孩子去舞蹈班旁观,再带孩子看幼儿舞台演出,去服装店逛各种漂亮的舞蹈服装。在第三场舞蹈表演之前,我带着她偷偷溜到幕后,看小朋友们化妆,描眉、涂口红、挽起高高的发髻,小小的眼睛里都装的是好奇。“妈妈,你不是说小孩子不能动化妆品吗?”“是啊,平时是不能动的,但是表演的时候可以画一点淡妆,呀!你看,小姐姐一化妆多好看啊!要是我丫头也画成那样肯定更好看!”我故意很大声,很期待,很夸张。我知道她从两岁就对我的化妆品动了心思。也就是那次之后,她回来就问我,可不可以去学舞蹈,正中下怀。“学舞蹈可累了,压腿应该挺疼的吧!”“那我也要去!”“你自己要求的,要坚持哦!”学舞蹈的两年来,女儿每天都按时起床,除了发烧之外,全部到校学习,成为舞蹈班里进步最快,舞蹈动作最标准的小朋友,随之而来的是乐感还不断增强,放起音乐自己还能编几个小动作,现在自己还定下了小小目标,“妈妈,我学完幼儿班的舞蹈我就想去学拉丁舞,民族舞我也喜欢,但是更喜欢拉丁。”好吧,原谅舞蹈白丁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些舞种的区别好吧。只能度娘自行补脑。我和老公的陷阱让孩子得到了快乐,学到了技能,在带娃的路上自己也成长了不少,知识丰富了很多
我们的想法就是,将来孩子不一定要靠这个谋生,也不想过早的将谋生这么功利的概念带给孩子,看到她无忧无虑地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就足够了。
在成长的路上能辅助孩子找到起跑的原点、个性的支点、梦想的起点、兴趣的落点或许就是我们身为父母能给予的最长情的陪伴吧。
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